(三) 词义空缺

(三) 词义空缺

除了文化空缺导致的翻译困难,此外,还有词义空缺导致的翻译困难。不同的民族之间,民族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在一种语言里存在的某些词汇,在另一种语言里并不存在,或者即使存在,其词义也不是完全对应的,这就导致在翻译中,译者很难把原文词语的内涵完全译出,也就导致目标语读者在读到译文时,收获的信息要比原文的读者收获到的少一些。

我国的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众多,作为少数民族里人口最多的壮族也不例外。但是,各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中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反映到词汇方面,尤其是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节庆文化方面的词汇,有时候,这个民族有,另一个民族不一定有,甚至即使有,意义也不甚相同。比如壮族节庆文化相关的词汇,我们在英译的过程中,通常是先把壮语译成汉语,再由汉语译成英文,中间经过的步骤越多,翻译过程中造成的词汇意义损耗就越多,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是独特的,难以完全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即使是同属中华民族的壮族和汉族之间,语言互译也是如此。所以,壮族节庆文化相关的词汇,在由壮语译成汉语再译成英文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找不到对应词语的情况,这给译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准确地把这些词汇翻译到目标语中去,也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