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当代节庆
2025年09月26日
(二) 当代节庆
当代节庆由政府主办与群众自发举办的均有,一般来说,当代节庆多半是以传统节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整合当地的文艺资源、旅游与土特产资源等来举办的节庆活动,如崇左市花山文化艺术节、天琴艺术文化节、中越边关(凭祥)国际文化旅游节等。这样的节庆紧扣时代特点,参与的民众较多,能促进当地的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加上这样的节庆通常蕴含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可以让游客在参与节庆活动的同时,感知、了解、体察当地民族文化,促进节庆文化的传承。
总体而言,壮族的传统节庆保存得比较完整。在当今社会,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是经常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弱势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容易趋同于汉族文化,甚至外国民族的文化,但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壮族的民族节庆仍保存得比较完整,如金山花炮节、歌坡节、霜降节、侬垌节等节日,在这些节日里,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会穿上盛装,用少数民族语言对歌,载歌载舞,表演极具民族风情的背篓抛绣球、爬竹竿、打陀螺比赛、腰鼓舞、铜钱舞等,民族的独特性得到较好的保存。
得益于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以及地方文旅局、宣传部等各部门的大力推广,壮族的节庆文化影响力较大。一方面,关注的媒体较多。如重大节庆活动举行时,人民网、《广西日报》、《左江日报》、崇左电视台等媒体都会前去报道。另一方面,参与人数众多。比如在崇左市宁明县举办的馗塘歌坡节每年都有两万名左右群众参与,而且还有来自越南的群众。与此类似,爱店关帝庙会、左州金山花炮节、观音诞侬垌节等节日举行时,少则有几千名群众参加,多则近万人,也有来自越南的群众。该区域的壮族等少数民族与东南亚各族同根同源,文化相似,在举办这样盛大的节庆活动时,越南的部分民众自发前来参与,不仅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