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诞生礼俗

(二) 诞生礼俗

人的诞生之日,俗称“生日”。婴儿降生,是人生的开始,也是人生的大事、喜事,家人欢欣,亲朋相贺。诞生礼俗是一个人出生后的第一个重要的礼俗,通过施行礼俗,来对婴儿表达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从广义上来说,诞生礼俗不仅仅包含对婴儿施行的礼仪,也包含对产妇施行的一些礼仪,比如说饮密水、坐月、檐下分娩等。饮密水是壮族民间生育习俗,流行于龙州县金龙镇,如果孕妇难产,被认为是魔鬼作怪,便会请密公来进行驱鬼仪式,仪式在产床前进行,密公在床边设置神案,点上香烛,一只手托扶着另外一只,手持一杯清水,口念壮语咒语,然后把符纸烧化,将灰烬加入水中给产妇喝下,称为饮密水。[2]据说孕妇饮密水后便可顺利生下孩子,转危为安。这一仪式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废止。檐下分娩的习俗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流行于广西天等县,按照壮族的风俗习惯,产妇生孩子必须在夫家进行,如果要在娘家产子,就得将席子、被子等铺在屋檐下来进行分娩,产妇能走动之后要立即回夫家。

另外比较重要的诞生礼俗有三朝酒、满月、安花等。三朝酒是壮族的民间生育习俗,一般来说生下婴儿的第3天,主人家会叫上村里的乡亲们一起过来喝喜酒表示庆贺,对新生儿表示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举行一些活动。满月酒是指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时举行的仪式,一般满月酒以第一胎比较隆重,在婴儿满月当天,家里会办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庆祝,赴宴的亲朋好友一般以红包为贺礼。在满月酒仪式举行的过程中,外婆需要给婴儿准备衣服、鞋袜、帽子或玩具等。安花仪式在壮族文化里也很重要,安花指立花婆神位,祭敬花婆,以求生育。安花仪式运用的情景比较广泛,新婚、不育、初产、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都可以举行安花仪式。红水河一带,壮族小孩一生下来,外婆家就要为小外孙请花婆,即请道公或者巫婆到野外摘一大束野花,插到产妇的床头墙上,这就是“花王圣母”的神位。若是孩子有个大病小灾的,都要给花婆烧香顶礼侍奉。天等县、凭祥市等地,产妇生育婴儿后的第二天到婴儿满月前,娘家会送来一个用木板制成的形状像小木箱盖或者有底的木架,叫“窖花”或“花合”,并请道公诵经念词后将其安置在产妇卧室的床边墙上,这就是花婆的神位。神位中间放上香炉,前沿两侧各插一束金银纸锡纸剪成的花朵,以后每生育一胎就要插一朵花。安花仪式之后,逢年过节及小孩生日时,都要按时供奉花婆。除此之外,要是自家小孩有不舒服的时候,母亲也要祭祀花婆,直到孩子成年以后才能将神位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