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2025年09月26日
(三)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能有效地消除和化解潜在的文化风险,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以确保国家文化主权不被威胁的一种文化状态。文化安全主要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安全。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与过去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从军事、经济等硬实力方面转向影响更为深远的文化软实力方面。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及国家文化安全,并将其纳入国家总体安全观,维护好国家文化安全,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保障,并能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我国有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尽管在五千年的历程里,我们国家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经历了许多坎坷,也有过生死存亡的时刻,但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绵延不绝,正是中华文化强有力的凝聚力把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因此,文化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存亡来说,意义重大。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弘扬其自身的文化,一方面,以求在全球化浪潮中争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也避免自身文化受到其他文化的大力冲击,避免被其他文化同化,以保持自身民族的独立性。花山文化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前,受到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方方面面的冲击,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所遵守的风俗习惯甚至价值观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弘扬花山文化,做好花山文化的外宣翻译与对外传播工作,增强年轻一代的文化自豪感、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以便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能够积极消除和化解潜在的文化风险,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保持自身民族的特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