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概述

第一节 饮食文化概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地大物博、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人们,饮食习惯也不同,如国人的口味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这也道出在不同区域人们的饮食习惯会有所不同。

壮族的饮食文化,也因聚居于不同区域的壮族而有不同,壮族是稻作民族,壮族人称水田为“那[na2]”,在壮族地区乃至珠江流域及整个东南亚地区,以“那”字命名的地名不胜枚举,因而“那文化”(即稻作文化)也深刻影响着壮族人的生活。作为稻作民族,壮族人多食大米,加上壮族地区处于偏炎热的区域,所以饮食多为干稀搭配,平常喜欢喝粥、喝汤,也喜欢用糯米制成各种粽子、糍粑、糕饼等食品,爱食酸品。在田少的山区,壮族人则以玉米为主食,将玉米磨成细细的粉,用来熬粥,或压成玉米碎粒焖饭或熬粥;有些田少地少的困难人家,过去也曾以红薯为主粮,将红薯削皮后煮成红薯粥,也有在红薯粥中加一些玉米粉一起煮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食文化也相应改变,壮族人如今的饮食结构注重营养均衡,大部分家庭的饮食已经从填饱肚子向讲究品质转变,吃的食物逐渐多元化,饮食结构中增加了更多的肉、蛋、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蔬菜与水果等,主食所占比重下降。人们对饮食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饮食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还要讲究食材的新鲜与可口,同时也更加注重饮食是否健康。

除了日常的饮食,壮族人在节日的饮食会更加丰盛一些,也颇有民族特色。如五色糯米饭(简称五色饭)是壮族人“三月三”必备的食物,五色即白色(白色为糯米的原色)、黑色、黄色、红色、紫色,各地制作五色糯米饭的方法略有不同。一般说来,黑色糯米饭的制作方法是先将枫树的嫩叶捣烂并加水煮出黑色的汁,再把糯米浸入汁水中,浸泡到糯米颜色乌黑,则可以将糯米捞起,放在蒸笼上蒸熟。而黄色糯米饭的染色原料一般是黄花、黄栀子等植物的花或果实,将黄花放入水中煮沸,或将黄栀子放入水中浸泡,就可以得到黄色的染色汁液。红色与紫色的糯米饭做法也类似,其染色原料均为红蓝草,只不过红色糯米饭的染色原料为颜色稍浅的红蓝草,紫色糯米饭的染色原料为颜色较深的红蓝草,将红蓝草放在水中煮,煮出来的红色、紫色汁水就可以将糯米染成相应的颜色。这四种糯米上色后,加上白色的糯米,等量放在蒸笼上,就可以蒸出五色糯米饭(见图6⁃1)。近年来,壮族的“三月三”的庆典活动越来越隆重,五色糯米饭的造型也越来越多样化,有摆成“壮美广西三月三”字样的五色糯米饭(见图6⁃2),也有摆成左江花山岩画蹲式人形模样的五色糯米饭(见图6⁃3),别具壮族文化特色,展现出浓浓的壮乡风情。

图6-3 摆成花山岩画蹲式人形的五色糯米饭
(笔者2019年4月1日摄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除了五色糯米饭外,壮族人节日还喜欢包粽子,按照粽子的形状不同来区分,有枕头粽、驼背粽、三角粽、方粽等;按照馅料的不同来区分,有鲜肉粽、腊肉粽、猪脚粽、豆沙粽等,也有不放任何馅料的灰水粽。驼背粽在壮族文化里有着特殊的意义,“驼背”粽的形状是两边低,中间隆起,在婚礼中通常会用到,因为中间隆起的驼背粽,象征着孕妇的腹部,融入着壮族人民对新人多子多福的美好祝福。

壮族人节日也爱吃糍粑,糍粑用糯米做成,做法是将浸泡过的糯米蒸熟,然后倒入石臼或木槽中用木杵捣碎(见图6⁃4),再捏成圆饼状,粘上芝麻或糖,香甜可口,米香浓郁。

图6-4 舂糍粑(摘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糯食是壮族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19年6月,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10频道《探索发现》栏目还专门录制了一期节目来介绍壮族五色糯米饭、驼背粽和糍粑的制作过程,让壮族的饮食文化为更多的国人所熟知。

除了糍粑,宁明一带的壮族人喜欢在过年前做沙糕(见图6⁃5),沙糕类似于北方的年糕。沙糕以糯米为主料,将糯米蒸熟,磨成粉,过筛,后辅以白糖、芝麻、莲蓉等馅料做成,沙糕入口即化,香糯可口。

图6-5 沙糕
(摘自百度百科)

在肉类方面,壮族人喜欢吃猪、鸡、鸭、鹅等,由于壮族聚居的地方有较多山区,故鱼等水产品并不多,因而壮族人的主要肉食多为猪、鸡、鸭、鹅等。过去在壮族农家,民居形式通常为干栏样式,这种样式现在也依然存在,干栏最下面的一层通常是养牲畜或家禽的地方。在蔬果方面,由于壮族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气候温和,植物常年翠绿,故壮族人的菜地一年四季均有绿色蔬菜瓜果产出,绿色蔬菜种类很多,有竹筒菜、芥菜、白菜、菜心、莜麦菜、菠菜、韭菜、南瓜苗、空心菜、红薯叶等,此外还有黄豆、绿豆、饭豆等各种豆类以及南瓜、冬瓜、丝瓜、木瓜等瓜果。

说到具体的菜式,壮族人最喜欢的一道菜当属白斩鸡,平常饮食和节日、宴客等时候,白斩鸡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此外还有鱼生、烤猪、鸡肉粉、卷筒粉、酸粥等佳肴。

另外,壮族男子喜欢饮酒,并常以酒招待客人。人们所喝的酒,有市场所购的米酒、白酒,也有自家酿的米酒、红薯酒、甘蔗酒等。很多壮族歌曲也提到喝酒的场景,如《壮族敬酒歌》《教你说壮语》《宁明迎客歌》《呗侬情深》等,这是壮族喝酒文化的一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