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一千年》简介
《日本茶道一千年》这本书是由.周朝晖著创作的,《日本茶道一千年》共有130章节
1
推荐序 中国茶何以成日本道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作物,原产于中国。起初是作药用,故写作“荼”,在古文献中,“茶”字的出现是中唐以后的事。不过,饮茶的历史应该更早。据顾炎武在《音学五书》中对“茶...
2
目录
目 录 推荐序 中国茶何以成日本道 引言 茶源华夏与茶事东传日本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溢味播九区”:茶在华夏的繁衍 史前期——从远古时代到战国后期 酝酿...
3
引言 茶源华夏与茶事东传日本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饮茶文化的起源地。 茶树,这一诞生于地球洪荒年代的神奇物种,在经历漫长的冰川世纪之后,在历尽种种毁灭和劫波之余,在几千年前终于和华夏先民...
4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何种植物在哪里扎根生长,取决于适当的生存条件,包括树种、土壤、降水、光照、湿气、海拔、纬度等,其中既有偶然的因素,冥冥中似乎也暗含了某种神秘的定数。 陆羽所著的...
5
“溢味播九区”:茶在华夏的繁衍
中国人利用茶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解毒良药”起步到“以茶为道”的飞跃,中间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演化发展历程。饮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得以确立,首先是一种物质的存在,然后...
6
史前期——从远古时代到战国后期
茶文化语境中的史前期,指的是没有文字记录的战国时期以前。在远古时期,茶树的原产地,几乎无一例外远离中华古代文明的中心,这使得茶叶的利用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处于一...
7
酝酿期——从战国后期到秦汉
“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顾炎武在《音学五书·茶》中考据“茶”字的起源,推断在巴蜀被秦国所灭,饮茶习俗才向中原传播。 顾炎武这一推论所涉及的史实是,公元...
8
成立期——从魏晋南北朝持续到《茶经》诞生以前
从东汉末期到中唐以前,这500年的漫长时光是中国茶文化的确立期。隋唐统一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与大融合”的时代,以中原为中心的北方...
9
兴盛期——唐建中以后到五代时期
经过前代的积累和巩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饮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正如当时一部烹饪著作《膳夫经手录》(唐杨晔撰)所说:“至开元天宝之间稍有茶,至德...
10
巅峰期——两宋时期
饮茶之风在宋代迎来鼎盛并臻于“造极之境”,在此基础上宋代饮茶方法发生了第二次革命。如果将唐代视为茶文化的自觉时代,宋代就是朝着更高级阶段和艺术化境界昂然迈进的时...
11
饮茶的近代化——明清时期
物极必反,宋代的社会文化在达到巅峰的同时也是走下坡路的开始,宋朝人喝茶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烦琐,最终失去了生机和创造力。随着蒙元入主中原,中原陷入蒙古人的金戈铁...
12
“海丝”的最东端
日本列岛自古不产茶,也没有喝茶的习俗。茶事东传扶桑并扎根繁衍,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晶,也是历史上中国王朝主导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东亚海洋世界留下的又一绚丽壮美的叙...
13
『唐风时代』的饮茶叙事——日本茶道的萌芽
古代日本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饮茶的习惯。饮茶习俗和以此为契机的茶文化是七八世纪从中国唐朝传入的。日本从奈良时代开始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延绵200年之久。这...
14
遣唐僧与大唐茶事
因为近邻一个高度成熟的文明体,日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与中国王朝往来,并积极输入摄取其先进的文化制度与技术文明。从7世纪到9世纪,日本积极与中国开展邦交,频繁向中...
15
遣唐僧成为文化交流的主体
遣隋使、遣唐使主要由官方使节、贵族子弟与寺庙僧人构成,他们既是外交使节,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其人员构成和规模在各个时期,情况有所不同。处于盛期的8世纪上半期的遣...
16
大唐茶事
如前所述,中国茶叶起源于巴蜀之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扩展至荆楚之地,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吴越地区有所发展。但就北方来说,直到唐朝初期,无论是饮茶习俗,还是茶树种植和...
17
遣唐僧与茶事东传扶桑
迄今为止,日本最早的饮茶记录是平安初期永忠和尚给嵯峨天皇献茶的史实。这则记事见于《日本后纪》,时间在嵯峨天皇时代的弘仁六年(815)4月23日。其中写道: 癸亥...
18
“吟诗不厌捣香茗”——嵯峨天皇与“弘仁茶风”
日本吸收了唐朝的文化,而后很好地融汇成日本的风采,大约在一千年前,就产生了灿烂的平安朝文化,形成日本的美,正像盛开的珍奇藤花。 ——川端康成《美丽的日本和我》...
19
“唐物庄严”:东大寺正仓院的宝藏
由于全方位仿效唐朝制度文化,日本国家社会出现了大跨越式进步。律令制下的天皇制国家从此确立,从大化改新到班田收授法的实施,从发行货币到编修国史,从饮食习俗到写文章...
20
“唐风时代”
唐茶在9世纪之初传入日本,不但有官修史书记载,也有文学作品的佐证。永忠在向嵯峨天皇献茶的翌年圆寂,十年之后,天皇敕命在畿内种植的茶树业已郁郁成林,此后,与茶有关...
21
“弘仁茶风”
嵯峨天皇、淳和、仁明天皇等几代天皇不但热衷于中华文化,也都好茶,在他们的倡导下饮茶在上流社会蔚为时尚。据《拾芥抄》记载,这一时期,皇家御茶园除了畿内原有几处之外...
22
饮茶之风缘何淡出历史
平安时代日本的饮茶之风在嵯峨天皇执政的后期达到极盛,与茶事有关的记录出现于各种公私记录文本里。不过盛极而衰,平安朝中期之后,有关茶事的文字资料变得很少,所以黄遵...
23
唐风消退,和风兴起
有唐一代,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世界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的日本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和输入大陆文明的关键时期。同时,经过汉唐以来对中国文化的...
24
茶禅传脉——茶道的复苏期
“唐风时代”盛行一时的饮茶在经过300年的中断之后,在镰仓时代初期再次复活了。曾在南宋留学的禅僧荣西将禅与茶同时传入扶桑,他带回的茶籽或苗木开始在日本栽培。由于...
25
荣西明庵——继往开来的禅茶双祖
茶与禅,两生花。在日本茶道中往往茶禅并论,不仅仅是因为茶是伴随着禅宗一起被打包从南宋的江南传入日本,更因为茶文化在日本的发生、发展,在源头和法脉上都与禅宗水乳交...
26
两次渡宋求法
荣西禅师,号明庵,保延元年(1135)4月12日生于本州中部的备中国(现在的冈山县)贺阳郡宫内村。荣西俗姓贺阳氏,幼名千寿丸,父亲贺阳贞远是吉备津神社的神官,精...
27
天台山茶事
荣西在南宋学习期间,恰值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登峰造极时代。两宋的茶叶生产,是在唐代兴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与文化的高度发达又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
28
禅茶并举
建久二年(1191)阴历七月,荣西结束了在虚庵禅师门下的修业回到日本长崎,在平户苇浦登岸。回国后的荣西开始了一生最为光彩夺目的时期。这一次荣西不仅带回了禅宗,而...
29
日本首部茶书的诞生
说到荣西禅师,在日本文化发展史上,与传播临济禅宗同样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还有荣西从南宋江南丛林方丈带回的种茶技术和饮茶方式。 荣西带回日本的饮茶方式,严格来说,...
30
径山禅茶,传脉扶桑——渡宋僧禅茶物语
源自中国佛门的茶禅之道,是日本茶文化的母体,不过,在日本茶道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诸多留学径山寺的日僧人的推波助澜作用功不可没。在日本茶道史上,荣西明庵被供奉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