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历程,逆袭人生
北大路鲁山人是现代日本著名全才艺术家,拥有美食家、陶艺家、书法家、画家等身份。在日本,他最广为人知的是“食神”。常言说“三代做官才懂得穿衣吃饭”,极言造就一个美食家之不易。但北大路的出身来历,与锦衣玉食不但毫不沾边,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卑微贫寒。
今天到京都旅游,在位于北区贺茂山的森森古木中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上贺茂神社,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值得一看。传说天照大神曾降临在神社西北面的秀峰神山,因此在第四代天皇时期的白凤六年(678),建造了这座神社。此后作为皇家神社,得到历代天皇的巡幸和供养。在社内后面的片冈御子神社后山,有一块小小的石碑,上书“北大路鲁山人出生地”。一个皇家神社为一介布衣立碑纪念,本身就不同寻常。这块石碑也揭开了碑主坎坷离奇的身世。
北大路鲁山人是京都人,原名房次郎,明治十六年(1883),他出生于上贺茂神社后面的片冈御子神社后院。父亲北大路清操,属下的分社神官之家,母亲名登女,是京都农家之女,房次郎是次子。北大路家虽然属于皇家神社,却是众多下层社家之一的神职人员,等级和俸禄都很低,家境原本就清寒,加上明治维新后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父亲失去了俸禄,不得不为了生计在夹缝中艰难求生。
对房次郎来说,尤为不幸的是那带着原罪的身世。因为忍受不了极度的贫穷,作为神官之妻的母亲外遇中怀上他。得知这一真相,天性孤高的父亲精神崩溃,在房次郎出生前夕蒙羞自杀。在房次郎出生后的第七天,母亲将他寄托给滋贺县大津一个农家之后,也匆匆失踪。被临时托付的农家久久不见婴儿母亲来领,就转而将他给了一个姓服部的巡警,这样他登记在户籍上的名字成了服部房次郎。但是两个月后,服部巡警不知何故也失踪了,妻子积忧成疾,同年病逝。巡警夫妇的养子夫妇收留了房次郎,但在房次郎四五岁时,兄长精神病发作而死,无依无靠的嫂子带着他一起投奔娘家。嫂子也出身清寒之家,视寡女带来的房次郎为拖累,极尽虐待之能事,几个月后就把他送给京都中京区一个名叫福田武造的浮世绘板画师家当养子。从此,鲁山人作为福田家养子,被冠以福田房次郎之名。一直到33岁,北大路家的长子去世,房次郎作为北大路家的血缘至亲回原籍继承兄长的家业,改名北大路鲁山人。他晚年回忆时,谈起自己的不幸早年,神色黯淡地说:“有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几个父母。我被送到这样的家庭,所以从没被人当作亲生子养育过。我活到今天,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伯父叔父、姑妈姨妈,总之,凡是与血缘有关的,都与我无关。”一方面,北大路鲁山人在极度缺失爱的环境中成长,形成了孤高不羁又孤僻狷介的个性,与周遭世界落落寡合;但另一方面,北大路鲁山人对艺术却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全副身心扑在美的追求上,戛戛独造,凡所用心,都有奇拔造诣。
出生在既没有血缘亲情呵护,甚至连日常粗茶淡饭都要全力以赴才能获取的家境,无论如何,很难将他与闻名天下的美食家和艺术家相关联。但苦难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扼杀生机,也可以激发生命的潜力。要么被它甩到生活的底层,在碾压与忍耐中挣扎;要么以此为养料能量茁壮成长。而天才往往属于后者。北大路鲁山人注定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只要他接触过的领域,都会留下光彩熠熠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