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着文学之光的京菓子

闪耀着文学之光的京菓子

京菓子,不但可以品味,可以观赏,可以聆听,可触,可闻,也可以阅读。和菓子扎根于悠久的文化传统,回应日本民族的审美诉求,经过千年锤炼,不仅成了食品制作工艺,而且也进入诗人的歌咏与文豪的书写。

但和关东著名的茶食“羊羹”比起来,“团子”只能算是“粗陋”的点心了。知堂老人在他的随笔中形容羊羹“形色优雅,最适于茶食的资格”,可见它在日本茶食中的重要地位。“羊羹”是用海藻熬制后凝练而成的条块,呈半透明的深褐色,吃起来香滑爽口,甜而不腻。其制法最初传自中国的唐代,经过日本人的加工改良,在羊羹块中加入了豆沙、果酱、板栗、柿子等馅料,丰富了它的品种,成了佐茶的佳品。在日本朋友的家中或茶会上,我多次领略了不同羊羹的风味,至今回味无穷。日本人偏爱羊羹,给了它一个颇具诗意的术语——“寒天”。的确,拈起一小块色调深沉的果冻羊羹仔细端详,真仿佛是寒云密布,晴日不开的苍穹。羊羹的雅致和细润,蕴藉幽玄之美,使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它钟爱有加。日本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提到品尝羊羹的感觉时写道:

那玉一般透明的朦胧表层,仿佛其内部深处在吸取日光,如梦如幻般地衔着微光,那色调的深沉与复杂,西方的点心不能与之比拟……口中含着冷凝润滑的羊羹,会感觉到室内的幽暗仿佛变成了甜美的固体融化在舌尖……

那凝练着千年古都风雅的京菓子,每一颗都是匠心独运之作,每一颗都闪耀着文学的珠玑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