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十职”

“千家十职”

千宗旦对茶道的另一个功绩就是确立了“千家十职”制度。所谓“十职”, 就是指在“三千家”里出入的与茶道器具制作有关的十个职业的称呼。比如,榻榻米、铁壶、茶碗、漆器、木作、竹细工等十种器物工艺制作领域的一流工匠。这一做法在千利休在世时就初具雏形。茶道关联的领域门类甚多,举凡建筑、园艺、家具、室内装饰、书画裱褙、陶瓷烧制、铸铁等,又因为对各个环节的审美有着细入毫巅的要求,为了凸显艺术上的不同凡俗,就必须做到个性化。所以自己打造富于个性特征的茶具,在战国时代以来的茶人中蔚然成风。千家茶道上使用的茶具的制作工匠都是特定的,有的自己制作,比如利休本人就是制作茶勺的名匠;有的是与杰出工匠合作完成,比如曾为千利休制作茶碗的陶器制作工匠长次郎(初代乐吉左卫门)与京都茶碗制作师辻与次郎烧制的茶具,在当时都极负盛名,流传至今的都是“国家文化财”级别的珍品。

千宗旦本人也是在工艺美学上很有造诣的艺术家,从小在祖父身边耳濡目染,颇受熏陶,也热衷于茶道具的研发制作。据说他最擅长风炉,设计制作的茶炉很有个人风格特点,是茶道具收藏家的最爱。他预见到今后千家茶道将会迎来繁荣发展,除了制度上保障基业香火不灭,在技术上也需要一支优质而稳定的研发制作团队的支撑。因此他不惜重金聘用当时一流的职人为他制作各种茶道器具并世代为三千家服务。“千家十职”并非一次性聚集,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才趋于完善和稳定。宝历八年(1758)在三千家举行的“宗旦百年忌茶会”上,乐烧、竹器、制壶、木作、茶勺、铸造、建筑、裱褙等十个行业的工匠被邀请来参与纪念活动的茶具制作,这是在“千家十职”最早最完整的一个记录。随着时代的发展,10家职人变成12家,到20世纪初发展到20家。

“千家十职”采用江户时代武家通行的家业传给嫡长子的家督制,家传手艺只传长男,而且世代单传。有了这支精于茶道器具制作的技术团队提供的技术支撑,“三千家”才能既保证事业拓展扩张,又保证各种道具品质的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