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的最东端
日本列岛自古不产茶,也没有喝茶的习俗。茶事东传扶桑并扎根繁衍,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晶,也是历史上中国王朝主导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东亚海洋世界留下的又一绚丽壮美的叙事史诗。
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日本位于东亚大陆之东,是孤悬于一片浩瀚汪洋中的岛国,因而自古以来外来文明的输入和影响,对于日本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在伴随世界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美洲大陆出现在世界舞台之前,日本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最东端。这样的地理位置,在古代不仅与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和成熟的地中海古希腊文明相去甚远,就连与同样属于东方文化源泉的印度文明中心也隔绝着高山远海。受制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古代日本历史文化同世界诸文明的发展毫无关系。而相比之下,在古代几大文明圈中,日本与东方文明的另一个发源地——中国之间的距离最为接近,“一衣带水”的地缘特点,决定了日本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必然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汉唐以来,中国王朝就积极致力于推进中华文明和东亚、中亚、西亚和欧洲之间的交流和稳定关系,其标志就是自西汉建立的连接东西方古代文明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东部的起点最初形成于汉帝国的中心区域,随着中原王朝与周边国家地区之间关系的强化,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制度和技术等也广泛传到东亚海域世界。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列岛、朝鲜半岛都积极参与到由中国王朝构建的东亚秩序之中,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外交往、经贸的战略格局和网络中,日本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的国家,更是伴随着海上交通线的确立,与东亚大陆紧紧联结在一起,由此展开的日本国内各地与中国的交往互动深刻地影响了日本文明的进程。
也正是在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下,源于华夏的茶事,经由古老的海丝之路,漂洋过海东传扶桑,于是便有了本书将要展开的日本茶道文化的故事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