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学艺
武野绍鸥是珠光茶道的传人,这在日本茶道经典《山上宗二记》中有明确记载:“绍鸥乃珠光、引拙之后的古今茶汤名人。”这部著作成书于天正十六年(1588),在利休生前就问世,而且距绍鸥去世不过30年,可信度高,被誉为日本“茶道界第一经典”。典籍中留下的评价,虽然是只言片语,但不难看出武野绍鸥在当时的影响力。
据载,绍鸥在33岁前后开始步入茶道艺术领域。武野绍鸥本想在连歌艺术上大显身手,也在年纪轻轻就获得不凡造诣,为何突然将兴趣转向茶道?其中缘由众说纷纭,据说一是遵循慈母的遗训,就像家里为他收购唐物茶器不惜一掷千金一样,鼓励他学茶也是将来成为顶级商人,进入商界顶端“会合众”的一个晋身途径。二是因为来自在京都学禅的经历。天文元年(1532),绍鸥师事临济禅宗京都紫野大德寺分院“大仙院”住持古岳宗亘门下学禅,两年后正式出家,法名绍鸥即源于此。绍鸥生活的年代茶风很盛,尤其京都更是日本茶文化中心,茶汤艺道已经成为一种品位和时尚的象征。大德寺禅茶文化非常浓郁,正是在寺庙中学禅和出家期间,绍鸥对茶道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的京都遍布村田珠光的门人,如出身京都南部的豪商藤田宗理,他成了绍鸥在京都最早的茶道老师,后来又投入同属珠光弟子的十四屋宗悟、宗陈兄弟门下,这两个茶道宗匠也都是京都大商人。
天文八年(1539),武野信久去世,37岁的绍鸥回到堺港继承家业,成了堺港超级富豪。据说还一度进入城市自治机构“会合众”,参与堺港的管理。另外,天文时期(1532—1554),正是堺港町人文化的鼎盛期,连歌、曲艺等各种吹拉弹唱的文艺领域都很活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富商举办的各种茶会,是各种町人文艺中的精华。当时热衷于茶会的人,无论主办方还是出席方,对每一次茶会都非常珍视,每次茶会都要记录存档,就是像记日记一样,把茶会的种种,如谁主办,参加者有谁,展出什么唐物道具,吃什么料理等,用文字和简图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成为“茶会记”的雏形。被茶道史上称为早期“四大茶会记”中,《松屋会记》《天王寺屋会记》《今井宗久茶道记拔书》三种均出现于这一时期。由此可见,由城市商人主导的町人文化和茶汤的流行在天文时期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风尚。
武野绍鸥最早举办的茶会,见于《松屋会记》中天文十一年(1542)4月3日的茶会,该年绍鸥40岁。应邀入席的是奈良漆器商人松屋久政和一个名叫钵屋又五郎的盆栽师,两人都是一流茶人,久慕堺港茶风之盛,结伴前来考察,一连参加七场茶会,绍鸥是第一场。绍鸥展出的是“松岛茶入”、元朝画家玉涧的《波浪图》等顶级器物和书画,还有肩冲茶入、水指、建水、铁釜和天目茶碗。茶会间的点心有葛粉甜汤、烤栗、羊羹等,口味非常清爽。茶会获得很大成功,绍鸥一举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