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与康复

三、临床医师与康复

在患者全面康复的过程中,临床医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师应充分认识到康复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把康复的理念贯穿于临床治疗的始终,服务于患者的康复。

(一)正确理解康复医学的理念

临床医师应具有完整的现代医学体系观念,认识到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同样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临床医师应理解健康新定义的内涵,即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社会上呈现一种完全舒适和谐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理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发展提出的要求;理解疾病的治疗不仅停留在治愈层面,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二)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履行康复职责

临床医师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职责,应该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临床医师在决定给患者做手术治疗时,必须确信障碍的功能存在康复的希望,如对断肢再植手术指征的把握,如果再植的肢体仅仅成活而没有功能,这并不意味着手术成功。临床医师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应当把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只要患者的全身和局部情况允许,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越早,患者功能的恢复越好。患者在住院期间就应当开始接受一系列康复治疗,为了做到这一点,除了说服患者给予配合之外,临床医师与康复医师密切合作尤为重要。康复治疗提倡康复医师参与临床查房,了解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治疗愿望与要求,以及临床上准备采取的医疗措施,从而制订康复治疗计划,确定康复治疗开始实施的最佳时间。临床医师应主动、及时地向主管的康复医师通报患者的病情,使他们心中有数,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康复治疗开始后,临床医师与康复治疗师应共同对患者功能的恢复进程做出评估,进行必要的调整,使患者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三)医学生与康复医学

作为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动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医学生毕业后面对的不仅是要求治好疾病的人群,而且面对着社会与患者的全面而强烈的康复需求,所有类别的医疗机构中的任何患者都需要康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伤病后的成活率越来越高;另外,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创伤、慢性病患者日益增多,这部分患者不仅要生存,而且要高质量地生活。因此,需要康复的人数将越来越多。医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感叹于一些急性病的神奇疗效;同时对一些亚急性疾病、慢性病患者的处理办法少、疗效差感到困惑。因此,医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康复医学知识,以便能在将来的工作中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学习,医学生应该能够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进行或者转诊康复;采用恰当的方法开始床边早期康复;选用适当的矫形器,早期做二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