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进行再造手指的功能康复锻炼

三、及时进行再造手指的功能康复锻炼

及时进行再造手指的功能康复锻炼,尤其是在医生指导下的康复锻炼,是再造指恢复良好功能的重要环节。尽管再造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手术操作所引起的创伤反应,手术后较长时间的固定以及移植指(趾)在新部位上,新功能的重新训练,都需要在医生指导和辅助下及时进行康复锻炼,才能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一)适时拔除内固定

拇指和手指再造,我们都采用直径1 mm 克氏针行趾(指)伸直位贯穿固定,以维持移植趾(指)于功能位。内固定多长时间为佳,尚无统一标准。我们主张尽早拔除内固定,以便及早进行功能练习。我们对半关节移植,主张内固定3~4 周即应拔除克氏针开始功能练习,可循序渐进地行主动伸、屈患指活动。如移植趾与骨断端相接,内固定可在术后4~5 周拔除。此时虽然骨接部尚无骨痂形成,但周围软组织已愈合牢固,轻度自主性伸屈活动不影响骨接部愈合,如等待X 线片显示已有明显的骨痂形成或骨性愈合后拔除内固定,就为时太晚。此时软组织已愈合固定,肌腱、关节囊已发生黏连挛缩,此时功能锻炼非常困难,而且效果甚差,必要时只有采取手术。

(二)及时进行主动伸屈关节活动锻炼

再造指拔除内固定后,医生即可开始教会患者自行主动伸屈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功能锻炼。一般先伸屈指间关节,再掌指关节的锻炼,也可用健手拇、示指固定住掌指关节,伸屈指间关节,伸屈幅度由小到大,循环渐进,不可过于心急,以患者感到不太疼痛或稍有疼痛但可以忍受为宜。

(三)被动功能锻炼

再造指术后5~6 周,即一般患者自行主动功能锻炼1~2 周后,即可由医生尤其是功能康复医生,协助患者进行被动的掌指关节和指关节的伸屈活动功能练习,也是先活动指间关节,后掌指关节,由远侧到近侧活动每一关节,直至掌指关节。可用手固定近侧掌指关节和近侧端各指间关节,用另一手捏住患指的远侧指间关节,缓慢而轻柔的做伸屈活动,活动幅度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强搬硬屈,以患者能忍受为宜,1~2 次/d。也可在被动活动后,患者休息几个小时,再行自主活动锻炼;或利用弹力橡皮支具及握橡皮球方法,持续进行功能锻炼。如能配合外敷活血化瘀、舒筋软疤、促进循环、加快愈合的中药制剂,康复效果更好,见(图5-1)。

只要患者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能掌握其要领,循序渐进、日按毫米计进展,持之以恒坚持不间断地锻炼,用铁杵磨成针之毅力和耐心,功夫用到,定能成功。

图5-1 利用支具锻炼再造示指功能

图5-2 握皮球练习手内肌肌力

(四)促进功能康复的其他辅助疗法

为促使再造指尽早恢复功能,除上述康复锻炼措施外,适当配合一些辅助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瘢痕组织,松解黏连,增进肌力等促进康复之效果。

1.中药温水浴

手术后4~5 周,刀口已愈合,可将患手放入温热的中药水中泡洗,还可在水中行握皮球等功能练习,每次20~30 min,2~3 次/d,见(图5-2)。由于再造指神经尚未恢复,患指尚无感觉,因此,水温不可过高,以30~35℃为宜,即用健手测试不烫手为度。常用中药烫洗中药方如下,见(图5-3)。

(1)四肢洗方:桑枝、桂枝各9 g,川牛膝12 g,透骨草12 g,淫羊藿12 g,乳香、没药各9 g,川红花6 g,伸筋草9 g,川木瓜6 g,川当归9 g,川羌活9 g,补骨脂9 g,煎水熏洗患手2~3 次/d。

(2)舒筋活血洗方:伸筋草9 g,秦艽9 g,川红花6 g,大独活9 g,海桐皮9 g,当归9 g,乳香、没药各6 g。煎水熏洗患手,2~3 次/d。

(3)活血化瘀洗方:当归尾12 g,地鳖虫9 g,紫苏9 g,丹参9 g,乳香、没药各9 g,苏木9 g,刘寄奴12 g,路路通9 g,煎水洗患手2~3 次/d。

图5-3 中药温水泡洗患手示意图

2.“消灵仙”电磁中药包治疗

某学者,经过几年的连续研究,研制出“消灵仙”电磁中药包。该药包通过电疗、磁疗和中药的共同治疗效果,达到活血化瘀,舒筋壮骨,促进循环,软化瘢痕,提高酶活性,增强免疫力,有利于组织愈合和功能恢复。2~3 次/d,每次1.5~2 h。由于中药内有活血化瘀,舒筋壮骨,消炎软疤,促进循环,加快愈合的有效药物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较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