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功能恢复期)
1.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
(1)中药内服:本期表现为筋骨未坚,功能未复,治法以补血养气、滋养脾胃及补肝益肾,助阳补火。温经通络。因外伤筋骨,内伤气血,长期卧床,引起气血双亏,筋骨痿软。可采用以补气为主的四君子汤,以补血为主的四物汤,气血双疗的八珍汤加十全大补丸,伤后正气汤;脾胃虚弱者常用补中益气汤;归脾丸、壮筋养血汤及养筋健骨汤。
(2)中药外用:应用活血祛瘀生肌药物,有龙骨、骨碎补、鹿角霜各180 g,血竭、土鳖、豹骨各60 g,自然铜、红花、肉桂、白芷各120 g,没药、乳香各30 g,续断、当归、紫荆皮各240 g,麝香2~4 g,共研末,以蜜调膏。
2.作业疗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及康复医学亦进展迅速,其中应用作业疗法对截瘫患者进行康复已备受医学界重视。作业疗法主要以训练日常生活能力为中心,把具体的机能训练,如肌力提高、关节活动范围的扩大及平衡训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其最大特点就是让患者从事有兴趣且有治疗意义的作业活动,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完成某一动作或某一活动上,而不是放在具体的哪一个关节的运动,哪些肌肉的训练上,这种训练效果很好,既有趣味性又有治疗意义。
作业治疗有两方法:一是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对高级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而肌力、平衡能力、耐力等方面有障碍而进行的训练方法;二是康复治疗措施,是针对残留功能本身不再有改善的可能,但为了提高患者独立生活水平而进行有关器具、生活、工作环境的构造,提供必要的辅助器具和设备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提高肌力:采取逐渐增加运动负荷的方法来提高肌力,作业活动包括砂板磨、木工等活动。
(2)扩大或维持关节活动范围:作业活动包括木工、砂板磨、编织、球类等。
(3)改善平衡能力:双上肢上举保持长坐位或倚坐位,从各方向施加推力,作业活动包括抛球、编织、木工、手工艺等。
(4)提高转移能力:翻身、坐起动作训练;支撑动作训练,测量臀部抬起高度;上床到下床、上楼到下楼、室内到室外的训练;下肢瘫痪者尤要做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从轮椅移动到马桶上等等之训练。
(5)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实际练习进食、更衣、入厕、洗漱、驱动轮椅、简单家务等活动,必要时提供辅助器具。
3.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是指在各个层次上(即从社区残疾人生活的地方,到国家一级可提供专门服务的机构)采取的康复措施。它对一些从医院、康复中心出院回社区的患者,在其功能未恢复而又有潜力进一步恢复的条件下,在社区进行延伸性治疗。也就是说从原来比较重视简易的康复医疗或功能活动训练,扩展至更强调全面康复,尤其重视职业康复和社会方面的训练和康复,从原来只重视发挥残疾人个人及其家庭的作用,扩展到也重视残疾人群体和残疾人组织在社区康复方面的作用;从原来只重视以家庭为基地进行训练,扩展到也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社区康复网络和转诊以及咨询联系。
总之,社区康复概念内涵的扩展,反映了各地区社区康复实践中的经验和要求。对促进社区康复多样化及提高效益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