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康复治疗
(一)药物治疗
包括改善认知功能和控制精神症状药物。
1.改善认知功能
目前用于改善轻、中度AD 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的药物是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等。
2.控制精神症状
根据患者在疾病的某一阶段出现的精神症状给予相应药物控制,如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
(二)认知训练
根据认知功能评定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包括智力训练、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失用症训练、失认症训练等。
1.智力训练
智力包括常识、社会适应能力、计算力、分析和综合能力、逻辑联想能力、思维的灵活性等。训练内容难度选择应适当,坚持反复训练。可使用逻辑联想训练、思维灵活性训练、分析和综合能力训练、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常识训练、数字概念和计算力训练等。
2.记忆训练
针对评估中记忆损害的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循序渐进增加难度,训练中应多给予鼓励。常用的方法有瞬间记忆训练、短时记忆训练、长时间训练、无错性学习、提示法、PQRST 法等。PQRST 法是给患者一篇短文,按照预习P(preview)、提问Q(question)、阅读R(read)、陈述S(state)和回答问题检验T(test)的程序进行训练促进记忆。也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源,采用计算机软件、笔记本、录音机、日程表及定时提醒器、闹钟、手机等进行记忆训练。
3.注意力训练
可采用猜测游戏、删除作业、时间感训练、数目顺序等训练方法。
4.失用症训练
根据评定的结果,可针对性地采取意念性失用、结构性失用、运动性失用、穿衣失用、步行失用等训练。
5.失认症训练
主要采用功能适应性的康复方法进行视觉失认、触觉失认及听觉失认的训练。
6.推理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可采用指出报纸中的消息、排列数字、问题状况的处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分类训练、实际定向方法进行训练。
(三)物理治疗
1.主要针对患者存在的躯体运动功能障碍进行相应的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等运动疗法治疗。不断纠正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姿势,训练其坐位平衡、站位平衡,以及由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位及行走的动态平衡。保证步态协调、稳定,防止跌倒。
2.可应用光疗法、磁疗法、高压氧治疗等物理因子治疗以改善患者功能。
(四)作业治疗
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选择患者感兴趣并能帮助其恢复功能和技能的作业活动进行治疗。加强手的精细、协调、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改善手的功能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工作及休闲娱乐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五)言语治疗
根据评定的结果,不同的失语类型可采取相应的言语训练方法。
(六)吞咽治疗
根据吞咽障碍评定的结果可采取相应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七)行为与心理治疗
1.行为治疗
常用的方法是改变激发患者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从而减少异常行为带来的后果。
2.心理治疗
常用的方法是支持性心理治疗、缅怀治疗、确认治疗、扮演治疗、音乐治疗等。
(八)康复工程及环境
居住环境要舒适,室内明亮,光线要柔和,避免噪音刺激,远离危险物品和障碍物,如应用自动开关的水龙头、加盖的电器插座。浴室要简单易用、地面防滑,安装具有自动冲洗装置的便盆。物品分类固定位置放置,容器上提供标签便于记忆。在房间醒目的地方放置提醒语标志、日程表或时钟,帮助患者保持定向力。应用电子辅助装置,如发音的电子表、定时提醒器帮助患者记忆。
(九)中医康复治疗
1.中药
髓海不足证用七福饮治疗;肝肾阴虚证用知柏地黄丸治疗;脾肾不足证用还少丹、归脾汤、肾气丸治疗;心肝火盛证用黄连解毒汤治疗;痰浊阻窍证用转呆丹、洗心汤治疗;瘀血内阻证用通窍活血汤、桃红四物汤治疗。
2.针刺
①体针:常选用百会、风府、风池、神门、太溪、大钟、肾俞、内关、三阴交、足三里、丰隆、大椎、水沟等穴。②耳针:取心、脑、皮质下及内分泌穴。
3.传统功法训练
太极拳有利于健脑益智。
(三)生活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病变,隐匿性起病,病情呈持续性发展,为不可逆的病变。病程一般为5~12 年,多死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有效的护理能延长患者的生命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避免患者跌倒、摔伤、外出迷路等意外的发生。保持患者家居环境卫生,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结构,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多参加户外活动及感兴趣的文娱活动。给予患者家属或照顾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理解,树立信心,帮助患者生活自理或提供必要的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