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特国际通用操作量表修订本

二、雷特国际通用操作量表修订本

雷特国际通用操作量表修订本(Leiter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Scale-Revised,Leiter-R)发表于1997 年,由罗伊德和米勒(Roid&Miller)联合编制。其最早版本(LIPS)发表于1929 年,是用非言语方式评估智力的最早测验之一,使用超过65 年。在1950 年,亚瑟(Arthur)修订了常模,发表了该测验的调整版(AALIPS)。这两个版本都是通过让受测者操作木质积木来进行的,修订本则进行了改良,采用轻薄型的纸质卡片来施测,且为彩色版本。Leiter-R 由于不需要言语或书写,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有听力障碍、脑瘫、沟通障碍的群体。

1.Leiter-R 的构成

Leiter-R 可用于2 岁~20 岁11 个月受测者的评估,测验由推理、视觉化、记忆和注意力4 个量表组成,共包括20 个分测验。

(1)推理量表

·分类分测验

要求受测者对物体或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顺序分测验

要求受测者识别出在一定顺序后的答案。

·重复模式分测验

图形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重复,要求受测者选出合适的图形填补在空缺处。

·形状类推分测验

要求受测者确认几何形状,完成矩阵类推。

(2)视觉化(空间)量表

·配对分测验

要求受测者对题目和答案之间的卡片进行配对。

·图形-背景关系分测验

要求受测者选择合适的图形镶嵌在背景中。

·完形分测验

向受测者随机呈现图形的各个部分,要求受测者选出这些部分组成的完整图形。

·图像内容分测验

要求受测者利用视觉提示来确认从一大张图像上移走的某一小部分图像。

·折纸分测验

向受测者呈现一个展开的物体的二维图像,要求受测者选出折叠后的物体图像。

·图形旋转分测验

向受测者呈现一个物体,要求受测者辨别出旋转后的物体图像。

(3)记忆量表

·即刻再认分测验

向受测者同时呈现5 张图片5 秒,然后拿走图片后再重新呈现,要求受测者识别出缺少了哪一张。

·延时再认分测验

在20 min 后,要求受测者识别出在即刻再认分测验中呈现的图片。

·关联配对分测验

在5~10 秒内,向受测者呈现成对的物体,然后拿走物体图片,要求受测者对每一对进行关联配对。

·延时配对分测验

在20 min 后,要求受测者对关联配对分测验中呈现的物体进行配对。

·顺序记忆分测验

主试按一定顺序指出物体图片,要求受测者记下顺序并按同样顺序指出物体图片。

·反序记忆分测验

主试按一定顺序指出图片,要求受测者按照相反顺序指出图片。

·空间记忆分测验

向受测者呈现由卡片组成的矩阵,要求受测者记下卡片的位置,并将卡片放在空白矩阵内合适的位置。

·视觉编码分测验

要求受测者根据规律匹配图形/几何图形与数字。

(4)注意力量表

·维持注意分测验

向受测者呈现一堆图片,要求受测者辨别出一样的图片并标记出来。针对2~5 岁组、6~10 岁组和11~21 岁组,有3 个平行版本,且难度逐渐增加。

·分散注意分测验

要求受测者分散注意力,关注一堆移动的图片并进行分类。

2.记分方法

每个分测验的原始分数可以转换为标准分数、年龄当量和年级当量,还可组成4 个量表的合成分数和全量表IQ。此外,还可以获得简易筛查IQ、简易ADHD 筛查量表IQ、简易超常筛查量表IQ。

3.常模团体的抽取

在1993—1995 年,研究者先进行了一次测验标准化。常模团体由550 名儿童组成,其中325 名要么具有沟通障碍或认知障碍,要么是小语种受测者。基于这些受测者的表现,编制者对部分分测验题目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再次进行标准化。新常模样本由1800 名普通儿童和725 名特殊需要儿童/青少年组成,依照1993 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分层变量包括性别、种族、父母受教育程度、地域等。

4.信度和效度

编制者提供了内部一致性系数的有关信息,大多数信度系数低于0.80,但绝大多数IQ 和合成分数的信度系数则超过0.80。在效度上,测验对于不同群体具有区分度。普通儿童的IQ 平均分为101,小语种(英语为第二外语)儿童95 分,听觉障碍儿童94 分,认知障碍儿童56 分,超常儿童115 分。Leiter-R 的简易版IQ 与WISC-Ⅲ的全量表IQ 的相关系数为0.83,这说明Leiter-R 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准确地评估出语言能力有限的儿童的真实水平;可以有效地区分出智力超常和智力障碍的儿童,能有效测量一般智力。

5.评价

Leiter-R 采用非言语的方式,从推理、视觉化、记忆和注意力4 个领域来测量一般智力,可用于具有语言、听力、沟通障碍的特殊需要群体。IQ 和合成分数的信度较好,但分测验的信度还有待提高,且提供的效度信息很有限。测验常模过旧,需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