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作业疗法
(一)概念
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的含义是指:受躯体损伤或疾病、心理社会功能障碍、发育或学习失能、贫穷或文化差异及衰老进程所限制的个体,通过有目的的活动(purposeful activity),最大程度地提高独立程度,预防残疾(失能),保持健康。一般认为,作业疗法其实就是将脑力和体力综合运用在日常生活活动,游戏,运动和手工艺等活动中进行治疗,其性质和劳动有类似之处。
作业疗法的内容由教育,治疗和咨询组成。专门的作业疗法活动包括:①教授日常活动技巧。②提高感觉-运动技巧,完善感觉功能。③进行就业前训练,帮助就业。④培养消遣娱乐技能,提高休闲活动的能力。⑤设计、制作或应用矫形器、假肢或其他帮助适应的器具。⑥应用特殊设计的手工业和运动来提高功能性行为能力。⑦进行肌力测试和(rome ofmotiom,ROM)测试。⑧帮助残疾人适应环境等。以上这些活动分个体、小组或社会结构进行。
(二)作业疗法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
人类的生活活动中包含了一系列的适应(adaption),即转变功能以维持生存和健康。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因素可以妨碍适应,从而导致功能障碍和疾病。另一方面,人类的自身发展和从事这种活动时,人的躯体和精神状态可以发生良好的变化,良性的变化有利于发展适应。基于这种理论,通过作业活动,就可以发展适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另外,作业疗法也根据人类发育的规律,促进患者生理功能和心理社会状态的改善。
(三)作业的内容和属性
作业的内容包括劳动(work),日常生活活动(daily living task 或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和游戏(play)。劳动是指可以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如手工艺(编织等)和园艺(种花等)。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为达到生活自理而必须进行的一系列基本活动,如床上活动(翻身,坐起,上下床等),更衣、进食、移动、个人卫生(洗浴、上厕所等)和做家务(洗衣服等)等。游戏指打球、下棋、郊游等消遣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