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定义
阿尔茨海默病也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占老年痴呆的50%~70%。我国65 岁老年人患病率为3%~7%。本病属中医学“痴呆”范畴。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AD)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家族性AD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于65 岁前起病。有关AD 的发病机制,可能是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与清除失衡导致了神经元变性和痴呆发生。
(三)临床表现
AD 起病隐匿,持续进行性发展,主要包括认知功能损害症状、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分痴呆前阶段和痴呆阶段。
1.痴呆前阶段
主要有记忆轻度障碍,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语言、执行功能和注意力出现轻度障碍,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2.痴呆阶段
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了日常生活能力,分轻、中、重三期。轻度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首先是近期记忆受损。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远期记忆减退;视觉空间感知障碍常导致外出找不到回家的路;人格方面可能出现障碍如不爱清洁、自私多疑等;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中度记忆障碍继续加重,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组织、计划和管理能力等执行功能明显障碍,还会出现失语、失认、失用等症状,有明显行为和精神异常,人格改变。重度患者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可出现哭笑无常、情感淡漠、言语能力丧失,失去吃饭、穿衣等简单的生活能力,瘫痪卧床,尿便失控,日常生活无法自理。
3.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可发现Aβ42 水平降低,总tau 蛋白和磷酸化tau 蛋白增高。
(2)脑电图
早期主要是波幅降低和α 节律减慢,病情进展可出现广泛的θ 活动,额、顶叶明显,晚期为弥漫性慢波。
(3)影像学
CT 见脑萎缩、脑室扩大;MRI 检查显示双颞叶、海马萎缩;SPECT 灌注成像可见顶叶、颞叶和额叶及海马区血流和代谢下降。
4.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痴呆前阶段及痴呆阶段的轻、中度痴呆患者。
(2)禁忌证
重度痴呆患者,以及伴有严重脑血管病,严重肝脏、肾脏、心脏等疾病和极度虚弱、严重骨质疏松等痴呆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