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简称理疗,是研究应用人工的和自然的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热等)来防止疾病的一门学科。
(一)理疗作用
1.物理治疗
①消炎。②镇痛。③改善血循环。④兴奋作用(理疗可兴奋神经及肌肉组织,增强肌肉收缩功能,防治肌萎缩)。⑤促进神经纤维再生。⑥促进瘢痕软化吸收,促进粘连松解。⑦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2.物理预防
适当的理疗措施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3.物理康复
可动员机体后备力量,增强代偿,促进恢复。
(二)理疗的作用机制
1.反射作用。
2.体液作用。
3.直接作用。
①对机体组织器官的直接作用。②对致病因子的直接作用。
由于人体对物理因子的刺激会产生适应性,因此治疗到一定次数后即使再增加治疗剂量或延长治疗次数,也不再出现疗效。所以理疗要分疗程进行,在两个疗程之间要有一定的间歇期。物理因子可以治疗、防病,但使用不当也可产生相反的结果。为了使理疗获得满意的疗效,必须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正确掌握理疗的剂量与疗程。理疗应尽早开始。
(三)理疗的方法
(1)直流电疗法及低频脉冲电疗法
①直流电疗法指应用50~80 V 电压的直流电治病。直流电是一种电流方向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的电流,应用较低电压(50~80 V)的直流电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直流电疗法。常用的直流电疗法有平稳直流电、不规则直流电、脉动直流电和断续直流电。当直流电通过人体时,在体内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物理化学变化,包括电解、离子水化、电泳和电渗现象,极化现象等。直流电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包括:a.对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如脊髓通以下行直流电,可使膝反射亢进。b.对自主神经系统引起相关的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改变。c.对运动神经及肌肉的影响,断续电阴极可促使神经再生。d.对感觉神经及其他器官的影响,直流电对皮肤感觉神经末梢有刺激作用,阴极下产生针刺感,阳极下有烧灼感。
因此,直流电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a.阴极能改善局部组织血循环、营养、代谢和含水量,具有消炎,刺激组织再生,促进溃疡愈合,软化瘢痕,对静脉血栓也有治疗作用。因此直流电阴极有消炎消肿作用。b.阳极降低组织兴奋性,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而阴极提高组织兴奋性,具有兴奋刺激作用。c.断续直流电能引起肌肉收缩,具有增强肌肉收缩功能、防止肌萎缩的作用。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兼具直流电与药物双重作用,离子反射作用。
②低频脉冲电疗法应用频率<1000 Hz 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强烈刺激作用。常用:a.感应电疗法。b.失神经支配肌电刺激法。对于失神经支配肌宜选用具有选择性刺激病肌作用的三角波脉冲电流来做电刺激,它既能使失神经支配病肌充分收缩,尽可能不引起皮肤疼痛,和肌肉疲劳,同时又避免使非病变的拮抗肌产生收缩。对完全失神经支配肌,脉冲前沿取150~600 ms,间歇时间3 000~6 000 ms;部分失神经支配肌,脉冲前沿取50~150 ms、间歇时间1 000~2 000 ms。一般都采用运动点刺激法。常用于治疗下运动神经元病损所致失神经支配肌肉,病程在3 个月内者都可延缓肌肉萎缩;3 个月至1 年者,可防止肌肉纤维化,3 年以上虽预后不良,但仍有恢复的可能性。c.神经肌肉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间动电流疗法:直流电基础上叠加经半波或全波整流后的正弦电流而成的电流治疗疾病。可促进周围血液循环,调节神经肌肉组织的紧张度。e.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治疗方法。禁用于装有心脏起搏器者、妊娠,颈动脉窦部位。f.断续直流电疗法:适应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弛缓性麻痹,改善肌肉组织营养,提高肌张力,防止肌萎缩等。
③中频电疗法频率为1000~100 000 Hz 的正弦交流电治疗疾病。包括a.音频电疗法:频率为1000~5000 Hz 的等幅正弦电流治病。b.干扰电流疗法。c.调制中频电疗法。
④高频电疗法。用频率高于100 kHz 的震荡电流及其所形成的电磁场治疗疾病。常用短波、超短波、微波电疗法。短波指波长100~10 m,频率3000~30 000 kHz;超短波指波长10~1 m;微波指波长1 m~1 mm、频率300~300 000 MHz。注意微波对成长中的骨组织有损害,能破坏骨骺,孕妇、3 岁以下幼儿忌做微波治疗,睾丸避免微波辐射,对癌症禁忌用小功率微波作治疗。
(2)光疗法红外线(波长760~400 nm),紫外线(波长400~180 nm),激光疗法各有其适应证及禁忌证。
(3)超声波疗法(国内常用超声波频率为800 kHz)。
(4)传导热疗法(蜡疗能耐受55~60°C。坎离砂疗法)。
(5)水疗法局部水疗有旋涡浴、冷热交替浴;全身水疗有盐水浴、松脂浴、中药浴,水下运动疗法。
(6)冷疗法、磁疗法。
(7)肌电生物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