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斯-纳格利尔里认知评估系统

三、戴斯-纳格利尔里认知评估系统

戴斯-纳格利尔里认知评估系统(Das-Naglieri Cognitive Assessment System,DN-CAS)是基于PASS模型理论而创建的一套个别施测的智力评估系统。最先发表于1997 年,由戴斯、纳格利尔里等人共同编制。于2014 年发表了第二版(Cognitive Assessment System-Second Edition,CAS-2),适用年龄范围为5 岁~18 岁11 个月。

1.DN-CAS 与CAS-2 的构成

认知评估系统由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4 个量表组成。每个量表下有3 个分测验,共有12 个分测验,需要40~60 min 完成。若从每个量表下选择2 个分测验,则组成基本/简易版评估系统,共有8 个分测验,需要30~40 min 完成。

DN-CAS 由以下量表和分测验组成:

(1)计划量表

评估受测者制订、选择和使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字匹配分测验

共有4 页,每页呈现8 行数字,要求受测者在相同的2 个数字下标记下划线。

·计划编码分测验

共有2 页,每页有一组7 行8 列的代码;在页码上方有个图例,说明字母与简单代码之间的关系,比如A=OX,B=XX,C=OO 等,要求受测者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连接这些字母。

·计划连接分测验

呈现一组数字,要求受测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这些数字,如1-2-3 等。

(2)注意量表

评估受测者的注意选择和分配的能力,要求受测者在一定时间内关注认知活动以及抵抗干扰。

·表达性注意分测验

呈现斯特鲁普(Stroop)任务(字义对字体颜色的干扰效应)的变式,有2 个版本,一个适用于7岁以下的儿童,一个适用于8 岁以上的儿童。

·接受性注意分测验

包含2 个单独任务,任务1 的目标为找出完全相同的字母组合,如BB,但不是Bb。任务2 的目标为找出具有相同音的字母组合,如Bb,但不能是Ab。

·寻找数字分测验

呈现不同形式的数字刺激,要求受测者按照指令作出选择性反应。

(3)同时性加工量表

评估受测者根据一定的关系将零散的刺激组合成连贯的整体的能力。

·非言语矩阵分测验

类似渐进矩阵,要求受测者根据图形变化进行推理。

·言语空间关系分测验

评估受测者对空间关系和语言逻辑的理解。向受测者呈现6 幅按照一定空间排列的画作,并提出一个问题,如“指出圆形左边的三角形”,要求受测者完成任务。

·图片记忆分测验

向受测者呈现二维或三维的几何图形5 秒,然后展示一张更大、更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求受测者在大图中找出刚才看到的二维或三维的几何图形。

(4)继时性加工量表

评估受测者察觉和记忆的能力。其中5~7 岁的受测者采用字词顺序、句子重复和语速3 个分测验,8 岁以上的受测者采用字词顺序、句子重复和句子提问3 个分测验。

·字词顺序分测验

主试读出一些字词,要求受测者按照同样顺序复述字词。

·句子重复分测验

主试读出一个句子,要求受测者复述,共有20 题。

·句子提问分测验

主试读出句子并对句子提问,要求受测者回答。

·语速分测验(5~7 岁)

共有8 道题,要求受测者重复说出3 个常见单词,语速要越来越快,直到说完10 次停下。

CAS-2 的量表和分测验组成与DN-CAS 基本相同,但在继时性加工量表上有所不同,删去了语速测验,新增了“视觉数字广度”测验。针对5~7 岁的受测者,采用字词顺序、句子重复和视觉数字广度3 个分测验。针对8 岁以上的受测者,则采用字词顺序、句子提问和视觉数字广度3 个分测验。

2.记分方法

由施测CAS-2 获得每个分测验的原始分数后,可将其转换为标准分数(平均分=10,标准差=3)及百分等级;通过测验分数的组合还可获得4 个量表分数和全量表分数(平均分=100,标准差=15),并可转化为百分等级。在4 个量表之间,可进行一定的比较,了解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的强势与弱势。此外,还可获得执行功能A(不含工作记忆)、执行功能B(含工作记忆)、工作记忆、言语指数和非言语指数5 个合成分数。

3.常模团体抽样及信度和效度

常模团体由1342 名儿童和青少年组成,群本比例基本符合美国的人口普查数据。测验手册提供了CAS-2 信度和效度的有关信息。全量表信度系数为0.95,4 个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布在0.86~0.93;简易版全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4,4 个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布在0.86~0.93 之间。测验还报告了有言语语言障碍、学习障碍、ADHD、焦虑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和超常儿童的效度信息。研究发现,CAS-2 能很好地预测个体的成就水平。

4.评价

CAS 强调对认知过程的评估,自发表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关注,第一版已被翻译为多国语言进行使用。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较好,有助于提高对特殊需要儿童诊断的有效性及评价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