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康复推拿法
(一)头面部
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止痛、醒脑开窍、镇静安神、美容乌发、健脑益智的作用。可用于用脑过度、头痛头晕、失眠健忘及预防头发早白、面容衰老和脑力衰退等。常用手法如椎摩面额、拿头、栉头、击头、摩面、推眼眶。
(二)颈肩部
颈肩部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活动最多的部位,也是极易受损的部位。颈肩部推拿有助于缓解疲劳,预防和治疗颈、肩部的劳损和颈肩部疾病,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头部、面部、上肢部、背部的疲劳。推拿重点是放松颈肩部的肌肉,特别是斜方肌、头夹肌、肩胛提肌等。常用手法如拿头夹肌法、拿斜方肌法、揉拨肩胛提肌法、拔摇头项法、点穴、击肩背、抖上肢。
(三)腰背部
腰背部是保持人体直立功能的主要部分,尤其腰部是主要负重部位和活动部分。腰背部较容易劳损和发生功能障碍。推拿可缓解腰背的劳损,解除疲劳,强腰壮肾,调节脏腑功能。推拿重点是放松竖脊肌、背阔肌、斜方肌下部的肌肉。受术者均采用俯卧位。常用手法如推背部七条线、泛揉腰背法、弹拨腰背肌、按揉髂腰角、轻拍腰骶部、横擦腰骶部。
(四)胸腹部
通过手法施术于胸腹部而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该法可宽胸理气、健运脾胃、疏肝理气、温暖下元、通调腑气,适用于对脏腑的康复。受术者均采用仰卧位。常用手法如开胸顺气法、摩运膻中法、摩腹助运法、点揉腹部诸穴、震颤小腹法、调畅三焦法。
(五)上肢部
上肢是人进行各种活动的主要部位,在上肢部推拿可改善末梢血液循环,缓解上肢的疲劳和肌肉痉挛疼痛。受术者可采用坐位或仰卧位。整个操作从上至下。常用手法如拿揉上肢肌肉法。推掌心法、捻揉手指法、拔伸手指法、拍打舒搓上肢部法、活动上肢法、分环摇腕部法。
(六)下肢部
下肢是人体最重要的负重部位,也是最容易劳损的部位,特别是髋、膝、踝几个负重大关节。下肢部推拿可改善下肢远端血液循环,加快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度,润滑关节,缓解下肢疲劳,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受术者多采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常用于法如揉拿、拿推下肢后侧部法、拍打下肢后侧部法、屈膝屈踝法、点按、摩擦下肢后面腧穴法、揉拿、掌推下肢前部法、叩打下肢前部法、屈膝屈髋顿拉法、直膝屈髋伸踝法、点按、揉按下肢前面腧穴法。
(七)全身推拿
全身推拿是联合以上各部位于法进行的整体推拿。对整个机体进行放松、调整,达到放松身心、消除疲劳和预防康复的目的。操作时本着从上至下、从头至足、先阳后阴的顺序施行推拿手法。具体手法参照上述各部推拿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