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光荣——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025年10月14日
劳动光荣——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的劳动观念。学习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担当与使命意识,理解他们的人生选择,继承他们为祖国、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而奉献的精神,以及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我们要在中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使他们长大后能够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本单元围绕“热爱劳动”这个主题展开,通过两首古代诗歌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劳动时的欢乐场景。通过三篇新闻通讯展现了农学家袁隆平、售货员张秉贵和科学家钟扬的事迹和形象,通过一篇新闻评论讨论了有关“工匠精神”的话题。由此,笔者围绕“劳动光荣”设计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类任务,以此把握作品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思考人与劳动的关系。通过“劳动之乐”“劳动之美”“劳动之质”三组学习活动的展开,提升学生筛选并整合新闻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劳动的欢愉,欣赏这一美德的传承中劳动人民的追求,同时探究新时代“工匠精神”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并学习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