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和评价建议

四、设计说明和评价建议

“阅读与写作”是学习本任务群的两条路径,也是两大主要内容。所谓“文学阅读”就是从形象、语言、内涵、意图等方面欣赏文学经典作品,掌握古今中外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阅读方法,并适当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知识;所谓“文学写作”则是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学作品写作的一般规律,并尝试进行写作实践,甚至还可以开展与文学有关的沙龙、朗诵、表演等活动,让学生积累文学感受,激发创作热情。

“走近自然,感悟生命”学习任务群包括“走近自然,观赏美景”“缘景明情,形散神聚”“情景交融,感悟生命”三组任务,又分别对应着“散文中的美景”“写景技巧”“美景中的情感”“抒情技巧”“景、情、理”等多组具体学习活动。第一组任务着重于品读赏析不同文本中自然景观之美,学习写景技巧;第二组任务着重于在赏析自然美景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思想感情,学习抒情手法;第三组任务着重于理解“景因情异,情随境变”,分析景物描写体现出的人物经历、思想变化及文化差异等。

注重读写一体化,阅读和写作需要表达和交流来外显,表达和交流乃至综合实践活动既有其自身任务性写作价值,也推动阅读,其本身就是阅读的另一种形态。在“评价”中,以学习的真实发生为原则并作为基础标准,以学习的质量(读写中的思辨品质)为较高标准,真实发生性评价与质量性评价并重,依据不同的学习活动,各有侧重。

任务一“走进自然,观赏美景”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部分。共四项活动:

“活动一”是鉴赏和写作基础,用批注法帮助学生细读近现代三篇文本。并通过填表把握各文本描写的主要自然景色及其特点,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评价时主要考查学习的真正发生情况。

“活动二”也是鉴赏和写作基础,要求学生精读两篇文言散文名篇,并通过分组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各文本描写的主要自然景色及其特点,通过朗读竞赛强化学生对景物描写之美的感性认知,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评价时主要考查学习的真正发生情况。

“活动三”是本单元学习的理论知识,也是实战技巧。通过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梳理知识点,通过教师归纳补充并板书,完善学生相关的知识系统积累。

“活动四”是写作的准备阶段,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比较,形成认知,明确景观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为后面的赏析和写作做铺垫。评价时主要考查学生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短文表达是否有条理,有没有综合运用描写技巧。

任务二“缘景明情,形散神聚”这是本单元学习的主体部分。共有四项活动:

“活动一”“活动二”是课堂讨论的重点部分,特别关注两点,一是让学生完整表达,考查其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二是学生对话的设计,让学生在互相对话中提升思维品质,从中评价其对情感把握的准确度。

“活动三”是本单元学习的理论知识,也是实战技巧。要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梳理知识点,通过教师归纳补充并板书,完善学生相关的知识系统积累。

“活动四”是阅读与写作的核心链接部分。阅读名篇时要注意找出跟随作者活动踪迹不断变化的景物图,通过鉴赏梳理品析文中情感起伏变化,同时还要注意有音乐背景动态视频与静态文字构图的差别和联系,运用联想,充分结合生活实践经验,抓住文章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的特点。这个任务将传统语文学习和现代教育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任务三“情景交融,感悟生命”是本单元学习的升华部分。共有七项活动,学生可以任选一感兴趣的完成,也可多选。学习成果可以通过班级交流、出小报、专题讲演、读书报告等形式充分交流。

“活动一”“活动二”,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景物情感与人物经历、处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关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深度阅读与换位反思的能力。

“活动三”有两个要求。第一个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歌曲《懂你》和散文《我与地坛》深层内涵的基础上,依情择景,选择合适的镜头。第二个是要求学生模仿《我与地坛》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人物的手法,写一篇作文《重读母亲》,要求写出真情实感。这个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写作活动,既强调了情与景的关系,又有描写技巧的复习落实。

“活动四”以本单元文本《赤壁赋》《登泰山记》为引子,要求学生关注山水自然的文化内涵,探究文人寄托在泰山和赤壁上的不同情思,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这个活动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思考认识问题的高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属于发展能力层级。活动开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具体篇目入手,通过多种途径拓宽视野,多分析几个后再做总结。评价时强调鼓励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活动五、六、七”均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将理解、鉴赏、表达、交流融为一体,在阅读鉴赏基础上通过创作抒发自己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之情。特别是活动六,要求比较阅读后思考:泰山的生态环境有何变化?然后把思考所得写成一篇小短文。比较阅读,并有跨学科知识联系思考,这些都将给学生带来挑战。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辨别信息、整合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这个活动既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反思写作能力,又提醒学生要保护自然生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意在将古与今、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明确祖国未来建设者身份,强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任务三”中的活动,是对任务一和任务二中活动的提升和发展,也是整个学习任务群完成后的综合成果展示。对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写作的评价可关注(但不限于):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途径和方法的梳理反思,学生所持观点或结论的准确性、可靠性,理由的充分性,所创作的文本自然景物的技巧性,情感的丰盈度。

(石首市第一中学 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