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学习内容
(1)阅读与鉴赏:阅读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第二课《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鸿门宴》,了解历史背景,分析人物形象,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本语言特征;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把握先贤的思想特点。
(2)表达与交流:就儒、道两家思想的不同特点及其所涉及的国家治理目标和说理方法展开讨论;对史传文中历史事件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历史人物命运不同的原因。
(3)梳理与探究:梳理各种观点和态度,探究“中华文明之光”的深刻影响,通过思辨性阅读辩证地看待当下的热点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