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说明

(一)设计说明

这一单元共安排3项学习任务,设计10个课堂活动,按照思维层次逐步深入的逻辑顺序,带领学生通读文本,精读赏鉴,感悟评价。

【任务一:激趣导读,走近红楼】

活动一,《红楼梦》篇幅长,章回多,情节密,人物众,学生初读可能有些摸不着头脑,因而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在阅读整本书之前,以“宝黛爱情”这个学生们既熟悉又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激起他们探究的热情,从而产生要读完整本书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能了解学情,为后面的活动设计打好基础。

活动二,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章回体小说的方法,梳理《红楼梦》全书的内容及两条主线(家道中落的纵向主线和人物聚散的横向主线),为后期的整体阅读做准备。

活动三,《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序幕”,也是全书的总纲。细读前五回,通观全书格局,了解《红楼梦》的整体结构,对红楼人物有初步的认识,为精读文本、品析人物、领悟作品内涵奠定基础。

活动四,制作阅读任务清单,意在督促学生把阅读当成常规作业,坚持下去。在阅读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然后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组员之间互相督促,互助答疑。这项活动主要在课外完成,老师定期进行检查并答疑。

【任务二:精读细品,畅游红楼】

活动一,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观园儿女们的文思和才情,感受他们自由率性、天真活泼的个性和诗意流淌的美妙青春,理解诗歌中透露的人性、折射的现实,并通过比较黛玉和宝钗的诗作,来感受两人不同的价值观,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

活动二,旨在引领学生梳理与贾宝玉、林黛玉相关的小说情节,走进两位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悲剧命运,感受他们对真善美的坚持和热爱,以及勇敢地和封建思想做斗争的叛逆性格,让学生和人物多一些情感上的共鸣,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认同而激发去欣赏书中更多人物形象的热情,从而激励他们在精神上不断成长。

活动三,旨在引导学生顺着宝黛爱情这条主线精读小说的重要章回,紧扣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心涵泳,把握人物形象,并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对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复杂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在宝钗黛的爱情纠葛中领悟爱情的真谛,促进精神的自我成长。

活动四,通过精读“抄捡大观园”这一经典情节,让学生了解封建礼教和家族权势对美好青春和人性的无情摧残和打压,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波澜,让他们在同情人物悲惨命运、感慨青春消亡的同时,对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任务三:深思细探,感悟红楼】

活动一,在对《红楼梦》进行专题研读之后,本活动旨在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整理、固化、表达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并在交流中深入思考,对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个阅读感悟的过程,其实就是结合文本来思考人生,对学生精神成长有重要作用,也符合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活动二,完成整本书阅读之后,撰写一篇综合性的研究论文,是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可以在选题上进行指引,提供几类写作方向供学生参考。学生读写完成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总结《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公开展示优秀作品并整理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