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评价建议
单元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整体,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任务一:漫步小说长廊,品读情节之奇】(3课时)
活动一,顺利读懂文章是理解情节的基础。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还要积累文言词汇与句式。
活动二,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通过归纳故事情节,进而体会人物作品构思之奇妙。
【任务二:遨游历史天空,赏读环境之妙】(2课时)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观察,了解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以及环境的作用。
活动一,走进鲁镇,品味“祝福”,感受鲁镇的人们对祥林嫂的影响,以及祥林嫂真正的死因,从而揭示小说的主旨。
活动二,冒着“风雪”’,领略豪情,在分析“风雪”时要注意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分析环境设置的严密性和语言的精妙之处。
活动三,钻进“套子”,感受束缚,理解一个套子就是一个社会,理解契诃夫的象征、幽默、讽刺、夸张等手法的运用。
【任务三:对比品鉴人生,绽放人性之光】(2课时)
对比鉴赏最能挖掘小说最深刻最丰富的思想内涵。
活动一,比较风雪的同与不同,原来同样的雪,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人物性格与社会背景下,具有了不同的作用,这正是文学艺术的最大魅力。
活动二,比较重压下的小人物,原来不同国别、不同时代,人物身上都有相同的东西,只是制度不同,表现的形式会有差别。通过比较也能很好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活动三,比较变形为虫后的生命,理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人的“异化”悲剧。所以我们要批判那旧有的社会制度,人情的淡漠。要呼唤新时代的精神,友善,团结互助,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任务四:关注社会现实,抒写心灵之声】(2课时)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要求我们不仅要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还要求我们要从事文学创作,提升创造能力。因此这一部分主要完成学习任务群的另一目标——进行文学创作。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活动一,理论指导实践,结合小说写作的要点,同时结合自身的观察体会,撰写一篇小说或复杂记叙文,完成写作实践任务。
活动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之一,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作品情况进行相应的反馈,指出小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将学生的作品进行汇总,编辑成册,作为创作中的纪念,还可以指导学生在杂志上发表作品。总之,希望孩子们学以致用,认真观察关心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希望孩子们永远做那个“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人。
(松滋市第一中学 甘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