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情境

(一)学习情境

1.版本选择

《红楼梦》版本较多,高中生进行阅读并不在于版本考证或甄别,而是为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习得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从而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为此,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和需求,推荐学生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其前八十回以曹雪芹创作的《石头记》庚辰本为底本,后四十回则认为是无名氏续写,由程伟元和高鹗整理。这个版本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勘,聘请了吴世昌、吴组缃、周汝昌、启功等老红学家作为顾问,凝聚了冯其庸和众多工作人员的心血,已刊行多年。而且书页对疑难字词及文化常识都有详细注释,对学生读懂《红楼梦》,感受其丰厚的艺术魅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和意义。

2.阅读计划

(1)阅读小说的目录,根据阅读周期长短和每次阅读章回数量,师生共同讨论拟定阅读计划。

(2)阅读计划应包括阅读章回、阅读时间、阅读进度完成情况等(表1)。

表1 阅读计划

注:完成情况包括拟写提纲、圈点批注、撰写札记等。

3.阅读方法指导

1)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1)精读,节奏缓慢,易于理解所读信息。

(2)略读,能在短时间摄取大量文字信息,长期坚持,可锻炼视觉感知能力。

基于《红楼梦》容量大的特点,可采取略读的方式进行快速阅读。快速阅读前要求学生先阅读有关专家点评、内容梗概,从而抓住重点再进行整本书阅读。而后精读,针对部分重要章回,进行全面、深入、精细地阅读。掌握篇章结构、情节含义,将宏观的略读与微观的精读有效结合,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2)质疑阅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懂得如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出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质疑,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在该提出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在阅读《红楼梦》时,应引导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去阅读,并讨论遇到的疑问,使学生对《红楼梦》的理解更加深入。

4.明确阅读要求

(1)要求阅读时拟写提纲、圈点批注、撰写读书札记等。

(2)定期检查学生的提纲、批注或读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