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精准方略,提高脱贫攻坚实效
做实“六个精准”。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一公示”程序,开展多轮“回头看”,确保扶持对象精准。精准项目管理,严格落实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确保项目安排精准。强化资金整合,创新使用方式,注重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精准。精准摸清贫困户家底,因户精准施策,确保措施到户精准。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精准选派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确保因村派人精准。用好脱贫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细化脱贫标准,从严考核退出,确保脱贫成效精准。实施“五个一批”。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抓手,打造“绿色食品牌”,促进产业就业增收;推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电商扶贫和文旅融合扶贫,增强产业带贫能力,培强产业扶贫“造血”根基,推动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统筹集中安置,推动城镇化发展。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以易地搬迁城镇化集中安置为主,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高位强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践行“两山”理论,推进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彰显绿色优势,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陡坡地治理项目,拓宽生态就业公益岗位渠道,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产业,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坚持扶贫先扶智,实行资助精准化、扶持特惠化、服务均等化,教育发展向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着力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抓实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积极落实健康扶贫30条举措,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机制“四重保障”措施,实现“九个确保”,切实降低就医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坚持开发性扶贫与保障性扶贫有机结合,精准锁定社会保障兜底保障对象、推进低保与扶贫有效衔接、加大临时性救助力度、实施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促进社会保障兜底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