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解放思想,瞄准优势,精准发力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瞄准优势,精准发力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前的粗放型、“用手榴弹炸蚊子”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需要走“精细化发展”的道路,紧紧围绕云南省省情来谋发展。

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风情各异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而这些都是弥补工业文明弊端,构建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天然优势。首先,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共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197个民族乡,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25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依托,将云南省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推向世界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其次,云南还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森林覆盖率超过60%,在全国名列前茅,地处我国和国际大江大河的上游,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从物质需求转化为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如何将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转化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生产力,也是云南省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必然要求。此外,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云南也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改革开放从最初的沿海开放到沿江开放,现在进入沿边开放。云南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与多个国家接壤的特点将是云南更快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最后,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通过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不断扩大内需。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云南省在发展中要坚定文化自信,转变发展思路,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发展和弘扬云南的生态文明和少数民族文化,走出一条符合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绿色、高效、低能、多样”的特色发展之路。这要求全体干部群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系统观、全局观、时代观,敢于且善于冲破思维固化的藩篱,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省情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把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协调联动,精准施策,才能最终走出有云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