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大学生的体育休闲及艺术、文化活动,关注疫情常态化过程中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导学生健康用网

(五)丰富大学生的体育休闲及艺术、文化活动,关注疫情常态化过程中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导学生健康用网

随着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发展,大学生也进入应激状态的心理恢复期,而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恢复期,加之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些原本有心理应激素质的群体也极有可能诱发一些新的心理问题。因此,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特别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群体,各高校应加强关注和排查,并持续提高心理援助热线,丰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响应教育部号召,大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防止学生因过度上网引发的一系列学业及心理健康问题。

课题负责人:滕 燕

【注释】

[1]陆林.加强心理疏导 做好心理防护[N].人民日报,2020-03-16(09).

[2]曾荣侥.大学新生应付方式和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233-234.

[3]韩拓,马维冬,巩红等.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大学生负性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2(1):132-136.

[4]杨伊生,侯友,张秋颖.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焦虑形态的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5-79.

[5]LI M,JIANG X,REN Y.Mediator effects of positive emotions on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suffering from mobile phone addiction[J].Psychiatr Danub,2017,29(2):207-213.

[6]戴革,郭薇,王志刚,等,大学生孤独感对抑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17(2):297-299.

[7]相麟,骆宏.大学生家庭环境、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2):267-269.

[8]周永安,赵静波,张小远.广东高校大学生状态、特质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13:95-98.

[9]Cerda M,Sagdeo A,Johnson J,et al.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psychiatric comorbidity:A systematic review.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0.126(1-2):14-38.

[10]Vettor MV,Leao AT,Lamarea GA.The relationship of stress and anxiety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yg,2003,30(5):394-401.

[11]谢熹瑶,龚栩,徐蕊,罗跃嘉.人格特质、家庭环境、应激状态与大学新生焦虑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84-87.

[1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D].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北京:1999

[13]朱晓斌,李沽.浙江部分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调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14]徐俊峰.家校协同育人明确的分工[J].人民教育,2020:70-71.

[15]孟小红.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应激强度的相关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杂志,2011,25(12):23-25.

[16]杨中华.社会支持对临床医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压力知觉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2020.

[17]杨帆,张来根.关于构建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的初步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