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的意义
2025年09月26日
一、充分认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是指人们在国家、民族、文化、历史等重大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思想观点,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在这四个方面的反映和体现。其要义主要包括: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民族、文化、历史问题的基本观点,即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民族理论、文化思想、唯物史观,可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这是我们认识祖国、民族、文化、历史问题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的主干和基石。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去分析认识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历史所得出的基本观点,可称之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它们集中反映在我们党的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论述中,反映在党和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大政方针中,反映在我国广大人民的主流认识中。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因为祖国、民族、文化、历史这四者之间本身就不可分割。人们总是作为一定祖国、民族的成员,创造着自己的文化,书写着祖国和民族的历史,因而他们对祖国、民族、文化、历史的认识,也必然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云南作为集民族、边疆的省份,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的宣传教育,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也是云南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和有力抓手。只有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才能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边疆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