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生融合实践
云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使边疆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具有厚重的历史和人文底蕴,美丽公路的创建对于传承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文化、昭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延续与进步历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美丽公路”建设中,无论是在高速公路、干道公路,还是乡村公路等,都可能在不同的路域中找到各具特色的文化因子。把路域特色文化因子有机植入沟、桥、路、涵等工程建设,尤其是在服务区提升改造、收费站建设、道桥设计施工、公路沿线附属设施建设等方面,将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建筑特色和园林艺术有机融合,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作用在于,它能够把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特征结合在一起,注入新的表现力,形成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重要缘由,这是从“外源性”向“内向性”延伸的良性互动过程,从而加强了民族间、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展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共生演化过程。
美丽公路文化的生命力源于与现实生活的接续,这种接续有个性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共性规律和价值取向,从昆明至丽江、昆明至西双版纳、怒江美丽公路以及大滇西旅游环线打造的实践来看,都分别从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出发,紧扣抗战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文化等,从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滇西干道、昆洛公路、昆曼国际大通道等历史烙印的文化中走来,许多故事如卷轴般徐徐打开,呈现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走过艰辛历程、建设实施的精彩过程,展示了新时代全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改变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突破制约云南发展的瓶颈,推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末端走向前沿、由传统走向现代历史跨越的历程。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边疆民族地区“美丽公路”建设的初心,蕴含着边疆各族人民奋斗的精神和动人的故事,启示各民族群众既要书写好本民族的历史、保持自身的多元性,也要通过美丽公路“路景融合、文化铸魂”,建立起内心认同的文化标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心中,转化为广大群众的情感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