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重点要从以蓝天、碧水、净土为主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转变

(二)治理重点要从以蓝天、碧水、净土为主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转变

在治理重点上,不断延伸和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度和广度,统筹推进“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行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推动污染防治行动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的突破。“提气”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农业投入结构调整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治理,持续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降碳”就是要加快构建绿色多元、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构建绿色低碳、竞争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集约高效、生态低碳的绿色智慧城市,减污降碳植绿增绿、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全省与全国同步,并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强生态”就是要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监管,保障生态安全,增加生态功能。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切实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增水”就是要进一步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按照“保护好水质优良水体、整治不达标水体、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固土”就是要进一步巩固和严控土壤污染风险,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继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补齐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短板。“防风险”就是要进一步守牢环境安全底线,切实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各类突发事件。完善生态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