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监督有力的责任

(二)保障监督有力的责任

高校思政课的建设需要条件保障,这些条件保障主要是人、财、物方面的保障。对思政课教师配备、办公条件改善、公用经费安排等方面的要求,无论是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基本要求中,还是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中都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包括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内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保障措施的建设方面普遍提速增效提质,这充分反映了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制落实的成效。

以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为例,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明确提出的“20条”改革创新要求,2020年5月,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重点在队伍建设保障、课程教学保障、组织领导保障等三方面提出了13条明确措施。全省高校思政课建设由此驶入快车道。在省委、省政府和各方面支持下,全省81所各类高校按照师生比要求设置专职教师岗位,并且积极采取引进调入、应届招聘、校内调整等措施,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思政课教师基本配齐,总体来说提前完成了“各高校要在2022年年底前,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同时,各高校也积极落实思政课教学条件、公用经费、思政课教师岗位绩效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要求。云南大学制订并推动落实《云南大学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方案》27条,学校在发展规划、公共资源使用、条件保障、经费投入等方面落实优先考虑思政课建设的要求,把思政课建设全面纳入“双一流”建设规划,明确学校各部门协调配合思政课建设的责任,学校党委在思政课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保障员”和“督办者”的角色,有力推动了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责任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