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中阶段

(三)高中阶段

在高中阶段,各学校结合现行高考体制,努力做到开足开好思政理论课,但是与同等学分的其它课程相比,思政课课时相对偏少,学生难以在有限的课堂上完全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高中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和重视程度普遍较高,但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高中学生的期盼方面落差很大,教学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枯燥无味是高中学生的普遍感受。

从受访学校看,学校力争保持每位思政课教师周课教学任务,以保证每位思政课教师在守好课堂阵地的同时能认真的钻研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和时效性,同时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如:云大附中开设“国旗下的思政课”“行走中的思政课”“榜样影响的思政课”“与时俱进的思政课”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政治课堂把握时代脉搏、了解社会动向,开拓政治视野,受到师生好评。

但是,对调研县高中阶段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调查显示,72.33%的学生认为认可教师的亲近感尚可,43.75%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比较关心学生,44.64%的学生感觉教学环境非常亲切。有27.6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亲和力一般,56.25%的学生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不够,44.64%的同学感觉教学环境一般。对思政课重要性、教学效果评价调查显示,“非常喜欢”思政课的占比68%,认为思政课“非常重要”的占比为52%,对思政课“高度重视”“应付学考”“消极对待”的占比分别为62%、35%、2%;对当前学校思政课满意度调查情况看,81%的学生对思政课持“满意”以上的肯定,19%的学生持不甚满意的评价。

从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学段的改革情况看,经过学校、教师的努力,绝大部分学生认可思政课的重要性,但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不够积极,把思政课的学习视为完成学考需要,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学习态度不仅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厌学情绪,而且对思政课的实效性产生不良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方面,师生日常交流沟通不够,相互缺乏了解,教学过程交流合作不多,教师教学方法简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太少,教学环境民主氛围不浓,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尊重,是思政课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