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大潮视野中党的初心使命的生成逻辑

(二)时代大潮视野中党的初心使命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9]时代的大潮滚滚向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而不断发展壮大,根本在于适应了历史发展大势,在时代大潮中闪烁出耀眼的真理光芒和坚实的实践力量。

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曾长期在世界民族之林处于发展前列,曾经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但是,近代以来由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的发展大幅落后于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0]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为了挽救民族,实现复兴,中国人民经历过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最终都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尝试过多党制、议会制、总统制,最终也没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诸种遭遇,中国连重启现代化的最基本条件,哪怕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形式都不具备了。其致命的原因,一是虽然“在很多方面,中国非常具备现代转变的条件”[11],但近代中国社会仍旧是一个传统的、封建专制的农业社会,社会结构内部未能产生足以促进和推动现代化的力量。二是“政治上的失败”。无论是从政治授权体系还是从政治结构抑或国家能力上都不足以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19世纪中国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乃是由于中国政治结构的固有脆弱性及后来其所遭到的腐蚀。中国政治体制不仅仅因其本身的性质日益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生的变化不协调,无法应付与外部政治挑战俱来的冲击力所强加给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可悲记录标明,旧的政治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内伤。”[12]从政治层面来说,“中国社会要真正走向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社会力量的整合和国家与社会的重建。”[13]说到底既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又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14]据不完全统计,自1911年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仅上海一地就有99个之多。[1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大地上既有了新的思想,又有了新的组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们党的诞生就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兴起,就是当时的世界大势。我们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走在了时代前列。”[16]

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并走在时代前列,是适应时代大潮的结果。我们党从诞生起,就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就确立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什么的精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