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点工作
新时代加强社科期刊思想阵地建设需要用发展的理念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具体而言就是要运用“五种思维”。
第一,运用战略思维,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学深悟透、自觉贯彻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社科期刊龙头作用,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指引、理论指导,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社科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
第二,运用创新思维,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倡导学术多元化的关系,着力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切实加强对工作对象特征和需要的准确把握,才能始终遵循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规律,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同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要坚持将唯物辩证法作为历史研究和指导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根本原则和方法,培育和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而筑牢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根基。
第三,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好政治正确与学术求真的关系,不断深化对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善用辩证思维,辩证看待社科理论界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风险往往是机遇的征兆,当社科理论界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时,正是它调整结构发挥更大功能的机遇期。发挥社科界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表率作用,要处理好政治正确与学术求真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服务的,因此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第一性。学术求真也是为了服务社会发展、服务民生保障、服务人民发展。出发点的高度统一,从内涵上印证政治正确与学术求真的高度统一。
第四,运用法治思维,推动落实社科期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的要求,以落实中共中央及省委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和实施细则为抓手,围绕明责、确责、履责、问责等环节,建立健全社科期刊内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责任体系,制订落实社科理论期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并将其纳入事业单位现代治理结构改革的整体过程中,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制。
第五,运用底线思维,处理好国际与国内热点与云南自身发展特点之间的关系问题,切实提升社科期刊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善用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意识形态工作的薄弱环节;坚持实践导向,着力破解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搞好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与传播,把主渠道作用发挥好。结合当前形势,社科理论期刊平台需要发挥引领作用,设置专栏引导社科界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国家意识、国门意识、大局意识,增强“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把提升社科宣传平台意识形态治理能力作为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管理和队伍建设,提高工作针对性有效性,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奠定坚实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切实增强用学术讲政治,用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术让政治鲜活起来的本领。一是推进理论话语向传播话语的转换,努力在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建设与中国气派话语体系建设之间搭建传播载体;二是推进学术话语向现实话语的转换,努力在基础学科理论发展与重大重点现实问题研究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学术话语中蕴含的精神实质要用现实话语进行转换,并在转换的基础上推进贯彻落实。在学术话语和实际话语的相互转换过程中,明晰“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为理论赋予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