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扎西会议”故事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威信县“扎西会议”故事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讲好革命故事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手段。一段时期以来,威信县传颂“扎西会议”故事、传承光荣革命传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是面对受众思想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和真假难辨、纷繁复杂的外部信息侵扰,加之一部分公众的政治鉴别减退和功利主义抬头,传承光荣革命传统、传颂“扎西会议”故事实效性、针对性面临挑战和压力,也使传颂“扎西会议”故事的宣传教育中一些问题和不足逐渐显现出来。

一是基础研究不足,对“扎西会议”故事挖掘、提炼和升华不够。威信县红色资源富集,但是由于基础研究不足,导致宣传教育内容单一,同质化现象突出。故事是历史宣传教育的好载体,但是没有挖掘、提练和升华,就难言传承。“意义不跟实践结合,意义也就没有任何作用”,只有价值理念与当今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增加宣传教育的现实气息、生活气息和群众气息。现实情况是,由于基层社科力量薄弱,不仅难以对“扎西会议”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而且用全国长征最新研究成果传颂“扎西会议”故事意识不强。对革命故事结合时代精神开展传颂,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就更显乏力。一度时期甚至出现对于革命历史庸俗化解释和研究结论上的各执一词,严重影响优秀革命传统传承和红色故事的传颂效果。

二是传颂“扎西会议”故事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对于优秀革命传统的宣传教育,多数仍停留在展板、图文等传统手段,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运用不充分。“扎西会议”故事传颂的方式,也简单停留在“讲”,难以做到以其背后丰富的革命思想启迪后人,结果是“感动一阵子多”“影响一辈子少”。有调查反映出不少年轻人认为“这样的宣传教育是空洞的与现实无关的说教”。

三是历史遗迹保护利用不足。长征为威信留下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2010年,威信县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全县革命遗址遗迹登记216处,为云南全省之最。扎西会议纪念馆内藏有红军留下的枪支弹药、医疗器械、文献资料、生活用品及经有关专家鉴定的国家珍贵文物等300余件。1996年,扎西会议会址和扎西红军烈士陵园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革命历史遗产保护经费投入与实际需要相比有较大差距。其次,革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涉及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电、住建等多部门,具体工作也往往归属多个部门。受部门职能分割和权限影响,条块、区域分割依然存在,难以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传承保护工作机制。最后,基层遗产保护事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欠缺现象严重,缺编制、缺人才、缺经费“三缺”现象普遍,革命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不足,难以实现对革命历史遗迹的有效保护。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本来丰富的红色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多年还走一条线”“多年还听一堂课”“多年还唱一首歌”现象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