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中阶段

(二)初中阶段

各地教学方式差异性大,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不足,师生之间互动性弱,教师主动关心、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与学生进行教学、生活、学习方面的交流,准确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方面做得不够;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现实的思考和困惑,无法在思政课上得到积极回应和解答,是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省会城市,受访学校在初中阶段普遍注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致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通过开展手抄报“我心中的十九大”、漫画展“权利与义务”、辩论赛“竞争与合作”、模拟招聘会“我与未来有个约会”、社会调查“滇池的治理”、假期劳动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全方位、多维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得到学生喜爱、家长支持、社会认可,既丰富了思政工作形式,又提升了思政建设效果。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受访学生对思政课的教育方式“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

深入基层县调研,从调研县初中学生和教师的调查情况显示,9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之间互动性弱、学生学习思政课积极性不高。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亲和力评价,认为缺乏亲和力的占比分别为16.0%、44.0%、32.0%和7.0%。受访学生中仅有7%表示“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思政课,83%为“一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