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宣传教育,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形...

(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宣传教育,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深刻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是普遍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这些基本观点深刻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为我们认识历史、引领时代、开创未来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统一六国、建郡立县,实行中央集权,开启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近代以来,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史研究和阐释,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