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与长夏相应

三、与长夏相应

长夏是指农历的六月,为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也称季夏。中医认为五脏与四时阴阳相通应。脾为太阴湿土之脏,长夏湿气当令,脾气应于长夏。脾主运化水液,长夏湿气当令,脾喜燥恶湿,故湿邪易于侵犯脾脏,导致运化失常。脾主长夏,脾气旺于长夏,脾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的阴阳变化相互通应。此外,脾与中央方位、湿、土、黄色、甘味等有内在联系。脾运湿又恶湿,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可引起胸脘痞满、食少体倦、大便溏薄、口甜多涎、舌苔滑腻等,反映了脾与湿的关系。故长夏之时,处方遣药,常常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醒脾燥湿之品。此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会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