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2025年09月26日
结 语
从脾胃辨证论治多种病证的论述,本书尚不能面面俱到,只能对有关医籍医案中,反映脾胃藏象辨证论治的内容进行探索分析,并略举数例。但从对《名医类案》《外科正宗》《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医案精华》《吴鞠通医案》《辨证录》《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类证制裁》《凌临灵方》《王旭高医案》《张聿青医案》《医学衷中参西录》《邵兰荪医案》《也是山人医案》《丁甘仁医案》的分析举例中,已可以看出脾胃藏象辨证论治的精髓,值得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历代医家在藏象学说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将脏腑与经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脾胃的功能特点、体征特点、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和影响、脾胃表里及与其他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和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的循行络属,以及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等;除将因脾胃功能及与其他脏腑关系失常而出现的病证定位在脾胃,还将临床症状表现在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的循行络属部位的病证定位在脾胃;并进一步根据具体病证的不同病因病机特点,临床症状的不同表现,辨别病变的不同性质,定位、定性合参制订治法方药,从脾胃辨证论治多种病证,反映了脾胃藏象辨证论治定位、定性及其合参的规律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启迪和指导目前以脏腑结合经络的方法,从脾胃治疗多种现代疾病,丰富临床的治法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