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瘀血停滞

五、瘀血停滞

【临床表现】胃脘疼痛,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病因病机】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瘀滞,可形成血瘀。若气滞日久,血行瘀滞,或久痛入络,胃络受阻,或胃出血后,离经之血未除,以致瘀血内停,胃络阻滞不通,均可引起瘀血胃痛。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方中五灵脂、蒲黄、丹参活血化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气和胃。

【医案】

1.虞恒德治一男子

年二十五,胃脘作痛久矣,人形黄瘦,食少,胸中常若食饱,求治。与桃仁承气汤(若非大病叫号,承气断不可用,此症亦急则治标之故。)作大剂与之,连二服。大下瘀血四五碗许,困倦不能言者三日,教以少食稀粥,渐次将理而安。

琇按:痰血不下,定成血膈,幸其人尚少壮,可用承气,否则以四物入桃仁、红花、五灵脂、归尾、酒大黄、韭汁为妥。

2.匡掌科夫人

年三十余,病胃脘连胸胁痛,日轻夜甚,两寸关弦滑有力。医皆以积滞凝寒,用发散及攻下之剂,不效。继用铁刷散、四磨散等方,并莫应,及用汤水,皆吐而不纳,经日不食,痛益甚。(非痰而何)。

一医谓五灵脂、没药,素用有效,试用酒调。病者到口便吐,随吐出绿痰两碗许,痛即止,纳饮食。此盖痰在膈上,攻下之不去,必得吐法而后愈。

3.江篁南治一妇

患心脾疼,弱甚。医以沉香、木香,磨服之,其晡益增,且心前横痛,又兼小腹痛甚。其夫灼艾灸之,痛亦不减。

江以桃仁承气汤,去芒硝投之,一服而愈。

(以上医案引自《名医类案》)

4.蒋

阳微气阻,右脘痛痹,据云努力痛起,当两调气血。(胃阳虚气滞血痹)。

延胡 半夏 厚朴 橘红 桂枝木 良姜 瓜蒌皮 茯苓

5.高

脉虚涩,胃痛久,治在血分。(血络瘀痹)。

桃仁 当归 桂枝 茯神 远志 炙草

6.席

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痛非虚症,因久延,体质气馁,遇食物不适,或情怀郁勃,痰因气滞,气阻血瘀,诸脉逆乱,频吐污浊而大便反秘。医见呕吐肢冷,认为虚脱,以理中加附子温里护阳,夫阳气皆属无形,况乎病发有因,绝非阳微欲脱,忆当年病来,宛是肝病,凡疏通气血皆效,其病之未得全好,由乎性情食物居多,夏季专以太阴阳明通剂。今痛处在脘,久则瘀浊复聚,宜淡味薄味清养,初三竹沥泛丸仍用,早上另立通瘀方法。

苏木 人参 郁金 桃仁 归尾 柏子仁 琥珀 茺蔚

红枣肉丸,早服二钱。

7.秦

久有胃痛,更加劳力,致络中血瘀,经气逆,其患总在络脉中痹窒耳,医药或攻里,或攻表,置病不理,宜乎无效,形瘦清减,用缓逐其瘀一法。

蜣螂虫(炙一两) 虫(炙一两) 五灵脂(炒一两) 桃仁(二两) 川桂枝尖(生五钱) 蜀漆(炒黑三钱) 

用老韭根白捣汁泛丸,每服二钱,滚水下。

8.潘(氏)

脉弦涩,经事不至,寒热,胃痛拒格,呕恶不纳,此因久病胃痛,瘀血积于胃络,议辛通瘀滞法。

川楝子 延胡 桂枝木 五灵脂 蒲黄 香附

(以上医案引自《临证指南医案》)

9.某

胃脘作痛,痛久气血凝滞,中脘坚硬。恐结聚不散,而变外疡。

延胡索 瓦楞子 蓬莪术 当归尾 南楂炭 制香附 川郁金 台乌药 青陈皮 磨沉香 旋复花 青葱管

(以上医案引自《凌临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