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机阻滞

二、气机阻滞

【临床表现】大便瘀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畅,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病因病机】忧愁思虑,脾伤气结,导致腑气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畅,或大便干结而成气秘。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

【医案】

1.江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东垣大升阳气,治在脾也。今能食不运,医家悉指脾弱是病,但诊脉较诸冬春,盛大兼弦,据经论病,独大独小,斯为病脉,脾脏属阴,胃腑属阳,脉见弦大,非脏阴见病之象,久病少餐,犹勉强支撑,兼以大便窒塞,泄气不爽,坐谈片刻,嗳气频频,平素痔疮肠红,未向安适。

此脉症,全是胃气不降,肠中不通,腑失传导变化之司。古人云,九窍不和,都属胃病,六腑为病,以通为补,经年调摄,不越参术桂附,而毫乏应效,不必再进汤药,欲仿丹溪小温中丸,服至七日,俾三阴三阳一周,再议治之义。(湿热小肠痹)。小温中丸二两(一钱) 。

2.某

饥饱劳碌,中州受伤,中脘痛两胁胀,嗳泄气宽,静则安,大便艰。

柏子仁 归须 菠菜 韭菜 五灵脂 桃仁 丹皮

3.金(二十)

汤饮下咽,嗳噫不已,不饥不食,大便干坚若弹丸,大凡受纳饮食,全在胃口,已经胃逆为病,加以嗔怒,其肝木之气,贯膈犯胃,斯病加剧,况平昔常似有形骨梗,脉得左部弦实,血瘀血结甚肖,进商辛润方法。(血结)。

桃仁 冬葵子 皂荚核 郁李仁 大黄 降香 郁金

4.高

多郁多怒,诸气皆痹,肠胃不司流通,攻触有形,乃肝胆厥逆之气,木必犯土,呕咳恶心,致纳食日减,勉进水谷,小肠屈曲不司变化,为二便不爽,所谓不足之中而兼有余,医勿夯视。(湿热小肠痹)。

丹溪小温中丸每服二钱五分。

(以上医案引自《临证指南医案》)

5.李时珍治一宗室

年几六十,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甚于生产,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服硝、黄通利药,则若罔知,如此三十余年矣。

诊其人体肥,膏粱而多忧郁,日吐酸痰碗余乃宽,又多火病。此乃三焦之气壅滞,有升无降,津液皆化为痰饮,不能下滋肠腑,非血燥比也。润剂留滞,硝、黄徒入血分,不能通气,俱为痰阻,故无效也。乃用牵牛末、皂角膏丸与服,即便通利。自是但觉肠结,一服就顺,亦不妨食,且复精爽。盖牵牛能走气分,通三焦,气顺则痰逐饮消,上下通快矣(《本草纲目》)。

(以上医案引自《续名医类案》)

6.左

偏右腹板不舒,大便闭阻不行。湿滞而脾土不能鼓舞运旋也。

光杏仁 紫菀肉 广郁金 制香附 南楂炭 焦麦芽 炒枳壳 皂荚子 枇杷叶

(以上医案引自《张聿青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