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肝胃郁热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弦数。
【病因病机】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以致胃气失和,胃气阻滞,即可发为胃痛。肝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邪热犯胃,导致肝胃郁热而痛。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中。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解郁柔肝止痛,牡丹皮、栀子清肝泄热,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和中健胃。左金丸中黄连清泄胃火,吴茱萸辛散肝郁,以补原方之未备。
【医案】
1.江应宿治中年男子
患心脾痛,积十年所,时发则连日呻吟,减食。遍试诸方,罔效。
诊之,六脉弦数。(弦数火郁)。予曰:此火郁耳。投姜汁炒黄连、山栀泻火为君,川芎、香附开郁,陈皮、枳壳顺气,为臣,反佐以炮姜从治,(反佐妙)。一服而愈。再与平胃散加姜炒黄连、山栀、神曲,糊丸,一料刈其根,不复举矣。
(以上医案引自《名医类案》)
2.某(氏)
胃痛引胁。(肝郁化火犯胃)。
川楝子 柴胡 黑山栀 钩藤 半夏 橘红
3.某
肝厥胃痛,兼有痰饮,只因误用芪术人参,固守中焦,痰气阻闭,致痛结痞胀。更医但知理气使降,不知气闭热自内生,是不中窾,前方专以苦寒辛通为法,已得效验,况酸味亦属火化,议河间法。
金铃子 延胡 川连 黑山栀 橘红 半夏
4.张
老年郁勃,肝阳直犯胃络,为心下痛,久则液枯气结成格。
金铃子 延胡 黑山栀 淡豆豉(炒香)
(以上医案引自《临证指南医案》)
5.左
胃痛虽减,然左关颇觉弦硬,得食则痛稍定。良以因寒致郁,因郁生火。以连理汤出入。
雅连(五分吴萸三分同炒) 奎党参(二钱) 淡干姜(五分) 延胡索(一钱五分) 金铃子(一钱五分) 炒冬术(二钱) 制香附(二钱) 香橼皮(一钱五分) 缩砂仁(五分)
6.安昌黄
嗜酒湿胜,脉弦,肝横,脘腹痛,宜解酒,分消利气为主(三月初三日)。
川楝子(三钱) 瓦楞子(四钱) 鸡内金(三钱) 鸡子(三钱) 延胡(三钱) 白蔻仁(八分,冲)浓朴(一钱) 玫瑰花(五朵)小青皮(八分) 乌药(三钱) 降香(八分)
清煎三帖。
介按:水谷之湿内着,脾阳不主默运,胃腑不能宣达,因而肝气乘侮,以致脘腹联痛,治以疏脾降胃以平肝,令其气机运布而渐瘥。
7.渔庄沈
脘痛较减,脉弦,舌黄根浓,寒热交作,仍遵前法加减为妥。(四月二十九日)。
川楝子(三钱) 枣儿槟榔(三钱) 生香附(三钱) 左金丸(八分) 延胡(二钱) 广郁金(三钱) 川朴(一钱) 炒谷牙(四钱) 降香(八分) 通草(钱半)蔻壳(钱半)(引)路路通(七枚)
四帖。
介按:脾胃湿热未清,肝阳乘势侵侮,而致脘痛寒热,故以平肝渗湿为治。
8.大义汪
脘痛已瘥,大便不快,脉弦,舌根黄浓,溲溺赤。宜启膈、和中、疏肝。(十一月三号九月二十日)。
栝蒌皮(三钱) 川楝子(三钱) 炒谷芽(四钱) 瓦楞子(四钱) 薤白(一钱) 延胡(二钱) 郁李仁(三钱) 玫瑰花(五朵)浓朴(一钱) 通草(钱半)鸡内金(三钱) 路路通(七个)
介按:湿热阻遏清阳,而肝阳上逆,胃不下行,致大肠失于传导,小肠失于变化,而二便不爽。然脉象仍弦,故治以泄肝和胃而启膈通阳。
(以上医案引自《邵兰荪医案》)
9.虞(右)
木郁土中,中脘作痛,胃脘之间,时有烘热之象。脉细关弦。肝经之气,火冲侮胃土。急宜开展襟怀,使木气条达。
醋炒柴胡 杭白芍 金铃子 广郁金 当归身 制香附 青陈皮 麸炒枳壳 粉丹皮 姜汁炒山栀
【二诊】中脘烙热较退,痛亦略松。然每晨面肿,头晕耳鸣。无非火气生风蔓延所致。
金铃子 制香附 川雅连(淡吴萸同炒) 麸炒枳壳 白蒺藜 东白芍 蜜水炒小青皮 十大功劳叶 桑叶
【三诊】气注作痛渐轻,而咽中仍然如阻,时仍潮热。还是气火之郁。
磨苏梗 朱茯神 生香附 炒枳壳 磨郁金 炒枣仁 龙齿 白蒺藜 粉丹皮 钩钩 逍遥丸
(以上医案引自《凌临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