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脾虚不运

三、脾虚不运

【临床表现】粪质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临厕排便困难,需努挣方出,挣得汗出短气,便后乏力,体质虚弱,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病因病机】饮食劳倦,脾胃受损;或素体虚弱,阳气不足;或年老体弱,气虚阳衰;或久病产后,正气未复;均可导致气虚。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使排便时间延长,形成便秘。

【治法】补气润肠,健脾升阳。

【方药】黄芪汤。方中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为方中主药,火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

【医案】

1.薛立斋治一老妇

大便欲去而难去,又不坚实,腹内或如故,或作胀,两关尺脉浮大。薛以为肠胃气虚血弱,每服十全大补汤加肉苁蓉,去后始快。若间二三日不服,腹内仍胀,大便仍难。

2.薛立斋治一产妇

大便秘结,小腹胀痛,用大黄等药,致吐泻不食,腹痛,胸结痞。用六君子汤加木香、炮姜,治之而愈。

(以上医案引自《续名医类案》)

3.一人

有大肠闭结不通 饮食无碍,并无火症之见,亦无后重之机,有至一月不便者,人以为肾中之无津也,谁知是气虚而不能推送乎。夫大肠无津,固不能润,而气弱亦不能行。阳气一衰,则阳不能通阴,而阴与阳相隔,水谷入于肠,各消各化,不相统会,故留中而不下也。治法不可滋阴以降之,亟当助阳以升之也。方用升阳降浊汤:

人参(五钱) 黄芪(五钱) 白术(五钱) 当归(五钱) 柴胡(三分) 荆芥(五分) 麦冬(五钱) 肉桂(一钱) 附子(一分) 

水煎服,一剂大通。此方纯是补阳分之药,止麦冬、当归少益其阴,则阳气胜阴,始有偏旺之势,又得附子、肉桂直入于至阴之中,引柴胡、荆芥升提其阳气也。阳气一升,阴气立降,安能阻塞之哉。

(以上医案引自《辨证录》)

4.周(三一)

减食过半,粪坚若弹丸,脾胃病,从劳伤治(血液枯燥)。

当归 麻仁 柏子仁 肉苁蓉 松子肉

(以上医案引自《临证指南医案》)

5.族妇

大便旬余一行,或劝服大黄,艰秘益甚。两尺沉大,此清气陷下也。用补中益气汤去柴胡、白术,加桃杏二仁,数服而复常。

(以上医案引自《类证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