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核、乳痈

第十七节 乳核、乳痈

乳核是以乳中结核,状如鸡卵,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能移,不痛为主要表现,且与月经周期无关的肿瘤性疾病。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房结节、乳腺纤维腺瘤。

由于恼怒伤肝,思忧伤脾,导致肝脾两伤,气机阻滞,水湿失运,痰浊内生;或因冲任失调,痰瘀互结于乳房而成。

乳痈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伴有全身发热,溃后脓出稠厚。常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尤以尚未满月的初产妇多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乳腺炎。

若情志内伤,肝气不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使乳汁发生壅滞而结块;郁久化热,热胜肉腐则成脓。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汁为气血所化生,产后恣食肥甘厚味而致阳明积热,胃热壅盛,导致气血凝滞,乳络阻塞而发生痈肿。

本节主要讨论乳核、乳痈从脾胃辨证论治,病变部位均在乳房,与肝、胃、脾、心有关;《灵枢·经脉》:“胃阳明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属脾胃与其他脏腑及足阳明胃经病证。

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定性为气滞痰凝、胃热壅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