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消 渴
2025年09月26日
第十节 消 渴
消渴病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本节之消渴病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劳欲过度房事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均可发为消渴。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本节主要讨论消渴从脾胃辨证论治。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属脾胃与其他脏腑病证。
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定性胃热炽盛、脾胃气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