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评析

二、案例评析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未达到男22周岁、女20周岁法定婚龄,婚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在一些网络社交圈里,为了博得众人关注,低龄生子反而成为了炫耀的资本。在自媒体平台高度发达的今天,几乎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未成年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类平台模仿效应的影响下,一些违背正面价值取向而又能博得关注的内容,极易产生负面影响。

面对网络直播违法违规乱象频发的现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开展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专项行动、网络直播违法违规行为整治行动等的统一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严查网络游戏、网络表演、网络音乐市场禁止内容,指导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查处了一批网络文化市场典型案件。此次专项行动包括:严查含有宣扬赌博内容的网络游戏,严查含有低俗内容的网络游戏,查处网络游戏未要求实名注册、以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诱导消费等违规经营行为,严肃查处恶搞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视频,以及严查含有禁止内容的网络表演。

一些直播平台为了博眼球、抢流量而容许甚至主动炒作“未成年妈妈”的行为,不仅是对伦理道德的无视,更触碰了法律的底线。《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指出,“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以及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直播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有关部门只有不断加大对各种网络平台的监管、惩戒力度,督促其依法履行责任,守住道德底线,才能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从对未成年的网络保护这一角度看,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逐渐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欧美国家的治理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以欧盟为例,除了出台《保护未成年人和人权尊严建议》《儿童色情框架决定》等法令,欧盟还从1999年开始实施网络安全计划,大力完善网络分级和过滤系统,以保护未成年人。2009年,欧盟出资5500万欧元,实施第三个网络安全计划。该计划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包括提高儿童、家长教师对网络的认识,支持网站为他们提供安全上网的咨询服务;各成员国设立网络举报中心,以便公众举报网上非法和有害的内容及行为;鼓励未成年人采取自我管理措施,参与创造一个更安全网络环境的活动;等等。建立市民热线,是欧盟打击青少年网络非法内容的主要措施。欧盟还要求各国成员逐步建立健全指标体系,评估热线网络成效。同时,欧盟还创设了“网络素养”在线教育网络平台,防控青少年沉迷网络。此外,欧盟还针对企业出台《欧盟加强社交网络安全原则》,为社交媒体设立自律原则。通过立法规制和行业自律结合的模式,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网络安全法规定,国家支持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从对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监管的角度来看,2016年11月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从事直播的平台需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并提出对主播实施“实名制+黑名单”措施,直播平台要对直播内容进行审核监管。但我国的网络安全监管亟待进一步完善,如规范网络内容的传播监管、规范观看对象的分级监管等。

同时,应当完善平台相关治理规则,减少网络不良内容,保护未成年人。同时,企业自身应加强自律。2017年4月,美国一男子在“脸书”上发布了一段杀人视频,引发了公众对“脸书”的愤怒。过去,“脸书”为了保证社交媒体平台内容的自由、客观,一直不愿意充当“仲裁者”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不良内容的增加。在杀人视频事件后,主管“脸书”全球业务的副总裁奥索夫斯基表示,公司需要在治理平台不良内容方面“作出改善”,加强举报与受理效率,并改良平台视频内容的监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