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2025年10月13日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其他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对于整章内容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起到一种引领作用。本节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本节第一次接触到区位的概念,理解区位的概念是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将有利于高中人文地理部分工业区位、交通区位等内容的学习。教材通过两种不同农业景观图的对比,引出农业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通过教材第43页的活动1和活动2,使学生学会分析具体某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的。通过课本第43页活动3,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使学生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只是自然因素的变化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更大,特别是市场、交通的变化。案例1的目的在于说明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节课只是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每一块土地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这种利用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能体验到土地利用与区位因素的关联,学会一种地理思维方法。
由此可见,区位因素分析无论是作为知识内容本身来看,还是从作为地理学习思维方法来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是本章节的重点,也是学习这类知识的重点,所以我们把它作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中的学科问题进行学习。